长理学子三下乡:助学逐梦筑人才——远赴花垣县吉卫镇白岩村搭建逐梦云梯
发布时间:2023-08-07 10:35: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娄佳 罗超亮 陈昀 | 责任编辑:乔沐“离别总是司空见惯,相聚才是奇迹。”歪歪扭扭的字体,一笔一划稚嫩却庄重,包含小班的龙思婷同学对老师们深深的不舍与感谢。温柔细致的讲解,稚嫩清脆的童声,欢声笑语的玩闹,白岩灿烂热烈的盛夏乐章仍在天空回荡,讲述着2023年7月一个最平凡的夏天与一群不平凡的少年相遇时,在花垣县吉卫镇白岩村所发生的世间最动人的故事。
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梦萦湘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有着这样一群少年,他们满腔热忱,他们意气风发,他们坚信心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在本该安逸享乐的假期里燃烧青春,于是,他们与这个宁静美好的乡村相遇。操场上肆意挥洒的汗珠,课堂上全情投入的专注,厨房里热气腾腾的香气,山路上轻松愉快的分享,在有限的青春里做真正有意义的事,让青春在无私奉献中熠熠闪光。
和煦的阳光刚刚洒满这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白岩支教队队员们已经走在弯曲绵延的山路上,前往那个需要翻越一座山才能抵达的坐落在“云端”的村庄。一天的课程丰富多彩,不仅有语数外的基础学科、音体美的素质学科、自然科学的科普学科和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普法学科,还特别开展了“结缘中国结,传承中国礼”中国结编织美工小课堂、“与你相遇,‘食’分安全”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小课堂、“保护自己,向阳生长”成长与性教育防性侵课堂、“爱惜生命,请勿戏水”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等一系列别出心裁的课堂,在巩固同学们的课内基础,确保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聚焦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培养全面性人才,助力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除此之外,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梦萦湘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广泛收集学生意见后特别开展课外兴趣班,同时还举办了趣味运动会以及文艺汇演,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难忘的暑假。
“我们都知道这个选择意味着吃苦,但是我们都希望能够真正为他们做点事,不管他们本身的经济条件如何,至少在这顿午饭面前,他们是平等的。”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梦萦湘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员杨灿说道。
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梦萦湘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这群少年们,平均年龄甚至不够二十岁,但看到因家庭经济条件简单应付甚至不吃午饭的孩子们,他们毅然决然选择“吃苦”,主动承担起制作近七十人的午饭的任务。这一刻他们不再是父母跟前的孩子,不再是老师面前的学生,他们用不算宽阔稳健的肩膀,担负起了为人师表的责任。二十一天的支教,白岩支教队的少年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气神。
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既要有应急之策,也要有长远打算。课余时间里,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梦萦湘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调研当地经济结构,通过家访了解当地教育现状,利用课余时间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探索传统文化创新传承之路,来自不同专业的十五个少年,深入剖析当地所需,切实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竭尽所能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人才培养是人才振兴的关键,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梦萦湘西”支教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少年们争做学习“排头兵”,教学“先锋队”和宣讲“主力军”,在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当地产业赋能的同时,专注儿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发展必须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未来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梦萦湘西”支教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之路,为传统产业形式注入新鲜活力,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以奋斗为墨,以务实为笔,以踏实为纸,绘就乡村振兴秀美蓝图
(图文:通讯员 娄佳 罗超亮 陈昀 周欣雨 王君豪 杨灿 李博雅 刘婉 谢早早 胡雯婷 张乐 易科名 蒋钧 王恩哲 田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