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共享法庭”为民办实事

发布时间:2023-08-10 10:49: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亮宗 | 责任编辑:乔沐

8月9日,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法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郁金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共享法庭”成立半年多来,成功调解的38个案件中,群众无投诉,百姓无异议。

2022年12月,为更好地建设社会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嵊州市人民法院开发区法庭,邀请该市郁金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参与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服务站“共享法庭”建设。组织志愿者,建成仁同调解团队,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以推进“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经验为契机,这一成功构建多元调解服务体系,用法治力量,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赢得群众好口碑。

(一)主动介入调解化解基层矛盾

今年3月30日,“共享法庭”接到喻某某诉金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后,郁金香社会服务中心仁同调解团队的调解员马仁良、金纪松、鲁越君、章六虎认真查阅案卷,展开走访,了解案情,3个工作日后通知债权人喻某某与债务人金某某应约来到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服务站“共享法庭”,进行调解。

原来,2017年2月,债权人喻某因债务人金某某是朋友关系,因金某某周转用款,喻某借钱给金某某。后因债务人金某某三角债纠缠,导致自身无法偿还,没有及时归还借款。债权人喻某某多次摧促未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债务人金某某归还欠款。

郁金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调解员们综合研判,本案原被告双方,均透露出有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的意愿,由此成为案件调解的实破口。

鉴于原被告双方均有调解意愿,对当事人从情、理、法三个层面进行劝解,把当事人的情绪引导到将心比心,角色互换的意境中,尽可能为对方设身处地的考虑,达到在坚持公平利益原则基础上的互谅互让,促成了案件的化解,当场签署调解协议。

中心负责人楼月娥表示,“共享法庭”,有三大亮点,家门口办案,就近解决纠纷,简化程序,快捷办理;节约诉讼成本,免除了诉讼费用负担;将心比心,深化志愿公益服务。

(二)创新网络渠道推进便民服务

2023年2月21日,屠某某因钱某某不按期归还借款诉至嵊州市人民法院。案件移送至嵊州市人民法院浦口街道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服务站“共享法庭”,调解员马仁良、鲁越君接领该案调解任务后,随即按照调解工作程序,开始认真阅读案卷。

被告钱某某因于2021年6月5日驾驶电动摩托车时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对方的人身伤害和车辆损坏,交警部门认定钱某某负全部责任,需向对方支付赔偿款总计2万元。因钱某某钱款不够,故向原告屠某某借款8000元用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了解到原被告是小学同学,且关系较好。基于此关系,原告屠某某当即用支付宝转账给被告钱某某。被告钱某某在借期期满后,因工作单位欠发劳动报酬,至不能按期归还借款及利息。

被告在借款逾期后,没有向原告陈述拖欠的原因,并请求延期归还借款,愿意归还借款并支付利息。

鉴于原告屠某某与代理人均在杭州的现实,双方于2023年4月10日,在嵊州市人民法院经济开发区“共享法庭”调解室采用移动平台签署《人民调解书》《司法确认书》,首次实现“互联网+调解”结案,开创了远程化解,维护社会稳定的首个案例。

(三)创新工作机制助力破镜重圆

今年5月29日上午,浦口街道派出所接到辖区内村民朱某报警,称其丈夫孙某对她家暴,要求离婚。民警了解案情后,将这对夫妻送至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服务站“共享法庭”进行调解,并协助离婚。

嵊州市郁金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仁同调解团队调解员金纪松、章六虎接案后,马上通过背靠背方式开展调解。经了解,当事人夫妻双方已有五十多岁,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初三在读,女儿大学毕业已有工作。由于婆媳关系紧张、夫妻不和等原因,妻子朱某在莲塘租房居往近十年,考虑到子女原因,一直下不了离婚决心。

虽然夫妻双方多次发生口角,甚至发展到打架,但是两位调解员从谈话中敏锐察觉到,夫妻感情还未破裂,矛盾没有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为此,调解员确定了调解方向,力主劝和,精准找到矛盾缘由,寻找调解突破口,围绕“和”这根主线展开。

最终归结到丈夫孙某对妻子朱某交友方面比较在意,心中一直有怀疑,希望女方今后交友要慎重、公开,不能影响夫妻感情。而妻子朱某诉求有两点,家里要再造一间卫生间;希望老公站在公正立场,不要袒护其母亲并一起攻击她,处理好夫妻关系。

调解员采取温和说服的方式以及情理法等多种手段相融合的方法,以孩子为切入点,紧抓亲情主线,又强调血肉亲情、血脉联系,实现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解开了这对夫妻多年的心结。

经调解员多次做工作,丈夫孙某认识到了自己错误,妻子朱某也表示今后会注意说话方式,愿意搬回家住。

“共享法庭”是深化诉源治理的“重要前哨”,强化其调解指导、基层治理等功能,有助于实现矛盾纠纷化解。

嵊州市郁金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利用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灵活便捷等优势特点,摸索出了一套专业化、接地气调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基层治理方式,助推了人民调解工作专业化之路,用调解“金钥匙”开启基层“矛盾锁”。(图文:张亮宗)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