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各界专家共探“建筑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3-08-10 16:55: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甘小茹 卢恩伟 | 责任编辑:乔沐

“以前做修缮工作的时候,常常说‘保护利用’,后来该为了说‘保护传承利用’。如果光去保护而不去传承,就没有意义了。”8月6日下午,“传承文化自信——加强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活动在杭州西湖之畔、富有民国气息的湖边邨酒店举行,民建杭州市委会副主委刘政奇做了“建筑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主题分享,现场汇聚了二十多位来自杭州古建修缮、保护,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的等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

党的十九大提出,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列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大又提出,加大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该话题有了中国高度,如何具体去践行?身为湖边邨酒店创始人,刘政奇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验。

“在修缮湖边邨时,我们尽可能保留历史记录,修复的部位采用传统材料与传统工艺。努力恢复它的历史风貌。”刘政奇介绍道,比如局部甩浆以前用过其他材料修补过,这次要采用和原配方、工艺相一致的甩浆工艺修补;对破坏和历史后期修补影响不严重的部位,不修复只保护。总结起来,修复要遵循“原真性”“恢复性”“少干预”“科学性”“可持续性”几大原则。

湖边邨建筑群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2007年被列入杭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是杭州现存较早、规模较大、样式较精美和保存较为完整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2010年,湖边邨正式启动保护修缮工程,遵循“保持原有结构、保持原有建筑形式、保持原有建筑材料、保持原有工艺”的“修旧如故”的原则,还原湖边邨建筑群外部风貌的同时,还完好保留了建筑群的民国风范。历时三年多时间,改造成为精品酒店,同年加入法国罗莱夏朵国际精品酒店联盟,为浙江省内的第一家该联盟会员酒店。

刘政奇对湖边邨建筑遗产进行了一系列的合理利用,如根据建筑遗产的等级,进行规划商业利用,湖边邨酒店的溪客厅坚持不用明火,隐庐不设厨房;把建筑中的“灶头间”子间做成一个洗手间,既未破环内部格局,也增加了一楼会客厅的舒适度。同时,过街楼这一间对应的子间,做成餐饮小包间,配有洗手间,增加了营业空间;保持原有的建筑内部格局,没有规划为2层。湖边邨最经典的客房是石库门经典联排房型,一楼会客厅,二楼则为卧室,相互分离。

“这样的古典空间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前往二层时,能让人停顿一下,空间并不是被一览无余的,从而让人拥有更好的休息。”为什么采用这种格局布置?刘政奇深有用意:时下更多的酒店房间为大平层,但这种格局容易让人心猿意马,总想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内心难以安静。

“湖边邨项目的推进,也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写照。”杭州市政协城建委主任何明俊深有感触,文化自信不是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在城市发展中,怎样做到保老城建新城,让两者相得益彰,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事情。

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钱晖则对“三里亭现有历保建筑陈家大院保护与利用方案”进行了案例分享。她表示:“我们对陈家大院历史建筑进行了现状勘察,对墙体、吊顶、门窗、地板等病害损伤的地方以及产生原因进行统计记录,根据现状的勘察制定了修缮方案。目前,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已经审查通过。”

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名城保护部部长楼舒表示,当前政府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她也希望为陈家大院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她也提到历史建筑要坚持保护优先、民生导向等原则,挖掘建筑遗产的多元价值,讲好杭州故事。 

在交流环节,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戴国琴对此次专题活动表示认可,她讲道:“建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提高保护意识,切实把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措施落实好。”

杭州乙未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鸿、杭州丝联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恒等行业企业家一同探讨加强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大家纷纷表示,该举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好地展现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加强建筑保护,同时也要兼顾新的建筑,做到古今融合,这样才能让年轻朋友喜欢、老年朋友觉得有意思、小朋友也感兴趣。”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用“活起来”三个字作总结。

活动中,大家一同参观了“湖边邨”历史建筑群,并观看了视频《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民建篇”,开展了“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图文: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新经济研究专委会 甘小茹 卢恩伟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