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非遗“船”承
发布时间:2023-08-16 09:57: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2023年7月8日至7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学“舟山船拳非遗文化”调研团在浙江省舟山市开展了一场舟山船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动。调研团通过实地走访对话非遗传承人,体验学习舟山船拳,问卷调研了解舟山船拳传承情况,开展舟山船拳志愿宣传教学,创新舟山船拳招式动作,为传承与发展舟山船拳非遗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共赴武林大会,体悟船拳雄风
7月8日上午,“迎亚运”中国体育彩票第六届舟山市全民体育生活暨2022年第四届舟山市武林大会在市青少年体校隆重举行。来自市、县(区)各个武术协会、武术团体的23支队伍、200多名武术爱好者齐聚一堂,展示、切磋各门各派武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舟山船拳非物质文化遗产,近距离学习了解舟山船拳,调研团经主办方许可,现场观摩比赛并为比赛提供催场、拍摄、采访记录等志愿服务。
调研团成员对运动员、教练员进行采访与调研。在与运动员、教练员的交流中,成员们了解到比赛场上的很多武术种类都面临着像舟山船拳这样缺乏传承的现状,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任重道远,像这样的比赛更是宣传舟山非遗文化的宝贵机会。
此外,调研团很荣幸地采访到舟山船拳传承人孔建荣先生,他表示非常开心看到调研团就“舟山船拳非遗文化”展开调研传承,热情地讲解了舟山船拳的发展历史、形成过程、遇到的困难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同时也向调研团发出邀请,邀请调研团一起学习交流船拳文化,为舟山船拳发展作出贡献。
船拳强健体魄,传承下足功夫
青天昭昭白鸟鸣,海滨桥下有传奇。2023年7月15-16日,调研团前往海滨公园的一处桥洞下,随非遗传承人朱萍老师学习舟山船拳。朱萍老师热情地回答调研团成员关于船拳的问题,极有耐心地指导成员,帮助成员做出更标准的动作。
通过学习,调研团真正体悟到舟山船拳作为舟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进攻时出招敏捷,收招迅速;防御时以手为主,似开似闭,以身为轴,原地转动。其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一退一进间稳如泰山,波涛皆平,尽显深厚的海岛文化底蕴。
此外,在学习结束后,调研团很荣幸地采访了朱萍老师。朱萍老师向调研团讲述了舟山船拳历史发展渊源以及研习船拳的心得体会,并向调研团表达了希望新一代青年能够传承好船拳文化的殷切希望。
船拳铸造强魂,少年一辈自强
2023年7月19日,调研团在舟山市海山公园为来自舟山小学20余位小学生带来了一堂舟山船拳课。
“舟山有种古老的拳术--舟山船拳。它是六百年前舟山渔民在抗击倭寇时所创,并在抗倭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被称为“神拳”。可见,该拳术创立的朝代是明朝……”调研团成员先是通过一个个舟山船拳的故事为全体小学生讲解了舟山船拳的来历与意义,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第一招童子拜佛,代表渔民出海以求平安……”调研团成员一边耐心地给小朋友们讲解每个动作和其背后的意义,一边给小朋友们演示舟山船拳。小朋友们在一招一式之间仿佛看到了舟山渔民先辈出海捕鱼的劳动场景,亲身感受出海捕鱼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到奋斗拼搏的渔民精神。
每一名中华儿女都应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保护的责任,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强劲的活力。调研团将继续努力呼吁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保护和传承舟山船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为传承与发展舟山船拳非遗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寻访船拳文化,感受舟山精神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名片,收载着许多文化藏品,是城市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的中展区。调研团为更进一步地了解舟山船拳文化,于2023年7月20日先后参观了舟山非遗文化馆和舟山博物馆。
调研团在馆中船拳相关的展示名片前驻足许久,惊叹于船拳历史的悠久和底蕴的深厚,更深切地体会到“勇立潮头、海纳百川、同舟共济、求真务实”的舟山精神。
2023年7月21日,调研团前往如心小镇、海山公园等地向社会发放问卷,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舟山船拳保护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收集民众对保护船拳的建议,希望为传承船拳文化尽绵薄之力。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调研团对于舟山船拳非遗文化的兴趣,还对未来继续传承保护舟山船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扬海岛特色文化产生了更加深厚的使命感。今后,调研团也会继续秉持传承和保护舟山船拳非遗文化的理念,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舟山船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为传承与发展舟山船拳非遗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讯员:谢心雨 丁羽 苏中安 储韶华 祝诗涵 滕佳怡 游国庆 姜钧皓 杨亦歌 常紫轩 殷仲凯 周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