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三步工作法”加强课程育人建设,提高课程育人实效

发布时间:2023-08-16 18:05: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顾岑 | 责任编辑:乔沐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从思政育人体系、专业教学方法、专业实践平台3个方面积极探索课程育人模式,融入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育人建设的“三步工作法”,有效实现了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和深化育人内涵的目的,不断推动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奋进。

结合专业特点,打造计算机思政育人体系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高度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性,在构建计算机思政育人体系过程中,将思政教育内涵与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人格发展、实践创新等核心思政元素,用系统化的方法建立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契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图为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教研室集体备课现场)

“从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部电子计算机——103机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九章”的成功研制”“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要与同学们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讲解,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5月27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备课室内气氛热烈,《计算机导论》课程组正围绕计算机发展历程融入课程教学展开集体备课,老师们结合自身授课实践踊跃发言、深入探讨。

“课程思政不是做“加法”,而是一种方法,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余军介绍,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并不是独立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并非是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强制展开思政教育活动,而是要在深挖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以专业课程教学为平台,有机融入思政教育。

“计算机专业教师要善于发掘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原本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院教师解佳说,“将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科学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所包含的思政核心要素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把课程设计得让同学们喜欢听,让同学们更容易去理解。”

多措并举,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

近年来,科技学院为了切实有力地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鼓励教师积极运用新兴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等学习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下或者线上进行学习,将课程有关的知识点命题为单选、多选、填空以及问答题,通过闯关习题、线上测评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求知欲夯实学生基本功。

同时,教师还注重以具体的实践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打开自主探索的新思路,不断提升学生以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导论》的课程特点为内容宽度较广、深度较浅,更加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上我通常使用40%的课堂时间,简要将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剩余60%的时间留给学生小组讨论并上台分享。”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张良波老师表示,针对每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采用“课前学生收集资料+课上教师讲授+课内学生研讨+课后教师答惑”的翻转模式,教师在课前留下几个探究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提前收集资料,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和思考,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

(图为张良波老师在讲授《计算机导论》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上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感少,师生缺乏互动性,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后,“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转变成“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教师不再占据主要时间来讲理论,而是转变成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起到给学生解惑、评价、纠错的作用。”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王松说。

实践与理论并重,搭建计算机专业实践平台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紧抓“新工科”教育改革契机,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成绩评价,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还还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考核学生在各类活动和竞赛中的表现,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工作思路,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4月13日,华为ICT大赛2022-2023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在三亚隆重举行。我校学子吴亮、蔡云、徐睿杰三名同学组成珙桐树团队斩获佳绩,参赛作品:《基于HarmonyOS的智能擦窗器》荣获创新赛三等奖。

(图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代表队在“华为ICT大赛2022-2023”全国总决赛创新赛获奖证书)

“作为一名工科生,从大一入校我就加入了学院组织的实验小组,在2021年学院与华为HDC-TogeteR百校联动公开课活动那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HarmonyOS。当我在公开课上听到这些明星开发者从小白到大神的心路历程时,心理反复询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和他们一样完成从0到1的突破,在大二学年开始,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发展物联网等方面的知识。”通信201班学生吴亮表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了完成某一个项目而早出晚归,为某段代码而惊叹,一路以来,感恩指引方向的良师,感谢与我同行的队友。

据悉,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不断探索和创新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思政教育真正有机融入专业教育,革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内容,搭建实践平台,助力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切实提高课程育人实效。(通讯员:顾岑)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