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寻访 红色筑梦 | 西电通信工程学院赴延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21 08:57: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林木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办学92周年、建院30周年之际,通信工程学院“初心寻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12日-21日赴延安开展主题社会实践。为深入了解学院的源起和发展,重温革命岁月,感悟红色“通信”史,赓续红色基因,实践队重走学院办学路,通过与前辈对话,参观历史旧址,开展党课、团课、微宣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刻领悟“西电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意义和内涵,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问道延安十三年,追寻先辈光辉路

凝心铸魂革命路。为深入了解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扭转乾坤、创造辉煌的历史,实践队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展厅《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展出了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七个部分。此外,实践队还先后参观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办公地几经辗转,抗日必胜信念坚定不移,革命环境艰苦卓绝,解放中国目标从未动摇。

笔矛纸盾革命录。实践队在抗大纪念馆,了解抗大学子生活,立强国信仰;在鲁艺旧址,唱响《黄河大合唱》,感悟热血抗日志向,扛卫国担当;在延安文艺纪念馆,感受广大文艺工作者以笔为矛,深入生活,开创人民文艺新时代的伟大创举。在延安新闻纪念馆,通过了解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业绩,感受到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身体力行革命辂。在听取赵耀宏教授关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党课报告后,队员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实践队队员史艺恬表示,青年人应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做到实事求是,戒骄戒躁,虚怀若谷,提高创新能力具备质疑批判精神,艰苦奋斗,永久奋斗。实践队在团中央延安教育基地会议室开展了讲团课活动。实践队队员们重新回顾共青团的光辉历史,重温入团誓词,进一步明确作为一名合格团员需要履行的责任与义务。此外,实践队还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联动联学:与东南大学延安至善实践团联合举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活动,身体力行感受延安精神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内涵;与电子科技大学“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实践队共同开展读书分享会、红歌传唱和党史知识竞赛活动。队员们分享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两本书,学唱了《南泥湾》和《东方红》两首红歌。党史知识竞赛帮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党史及延安精神内涵。

沿着党在延安奋斗十三年的革命之路,深入感悟延安精神,从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队员们一致表示,应坚定“四个自信”,将延安精神融入到日常,坚守初心,不论是在将来的科研还是工作中,都要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自立自强攻克“卡脖子”难题,为提高我国通信领域科技水平贡献力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感悟红色通信史,重走学院办学路

立今朝,铿锵有力述畴昔。实践队先后采访了学院“国宝级”老教授——樊昌信、刘增基、王新梅、吴成柯教授。聆听老教授讲述院史故事,感悟敢为人先的科研精神;重温前辈们殷切报国志向,感悟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回望前辈们艰苦朴素时光,感悟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老教授们用青春岁月谱写了一曲扎根西部大地、投身祖国建设的恢宏篇章。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西电精神,也在激励着一代代西电人擦亮精神底色、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学宗旨、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新时代的西电青年,队员们纷纷表示定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当好西电精神新传人,承载历史情怀与时代担当,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扬帆远航。

忆往昔,栉风沐雨来时路。启程前,实践队参观了西电校史馆,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西电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体悟到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从一生追寻革命理想的首任校长王诤中将,到“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和党的好女儿张露萍烈士,从“国防之眼”保铮院士,到“叩问星辰”的包为民、杨孟飞、杨宏、张荣桥等航天总师。在这里,队员们看到了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的深厚红色基因,了解了学院在创校伊始“半部电台起家,长征路上办学”的峥嵘岁月,炽热的爱国情怀与执着的科研梦想激荡在队员们心间。重温来时路,了解西电光辉校史,感受西电先辈身上秉承的“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校训,体味先辈们无限忠诚的家国情怀。

观旧址,筚路蓝缕创通校。实践队参观了中央军委通信局(三局)旧址,正是在在这里举办了八路军通信学校,创办了八路军通信材料厂,并筹建了新华广播电台。可以说中央军委三局的发展历史,也是我国通信史的缩影:从无到有、从有变强!实践队还前往了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旧址。在本次实践中,实践队也创办了特别节目《红色电台》,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随后,实践队走进位于延安老沟岔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旧址,一个个土窑洞立刻把队员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辈们求知若渴,不断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画面浮现在眼前,正是他们不断地孜孜以求,才开创了我军通信工作新局面。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陕北窑洞,恰是我党培养无线电通信人才的摇篮。在这里,实践队队员刘峥嵘重温艰苦岁月进行了“校史故事”微宣讲,实践队全体成员唱响通校校歌。

实践队员们重温西电办学经过,感受着红色电波从弱到强的伟大飞跃,感受着红色通信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感受着广大通信人员为党的通信事业做出的开创性、奠基性和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也进一步加深对深刻了解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的理解。

学深悟透新思想,踔厉奋发新征程

读党史,固初心。启程前和行程中,实践队开展了读书会,集中学习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实践队员许英豪同学表示,大学生应具备爱国精神,将祖国与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应具备创新精神,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探“知青”,寻初心。在梁家河,实践队参观了知青窑洞、村史馆、知青井、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等旧址和景点。在知青旧居中感受知青们用行动践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艰苦岁月,感受知青们与村民们同甘共苦的深厚情谊。在村史馆的珍贵影像中了解知青们振兴梁家河的决心,感受知青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微宣讲,悟初心。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实践队感悟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忘我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孜孜不倦的革命精神。随后,实践队队员刘峥嵘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主题,开展了“学习二十大”微宣讲。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作为一名西电通院学子,要自觉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立足西电,立足通院,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朝着人生目标奋力前行。

浸书香,铸初心。实践队前往学习书院参观学习。实践队队员将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校准前进的方向。

实践队队员们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勇做时代弄潮儿,到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积诚泮群疑,实践激众媮。实践队员们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对延安精神的内涵的认识与理解,队员们从延安革命历史中重温光辉岁月,从学校办学之路中感受红色力量,从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中增强社会责任感。通院学子将坚定不移跟党走,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