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英才 桃李成林万木春榆中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3-08-24 09:22: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榆中县教育局 | 责任编辑:乔沐

榆中,以秦始皇三十三年名将蒙恬“斥逐匈奴”“垒石为城”“树榆为塞”而得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风景如画的兴隆山,人文荟萃的青城古镇,3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着47万勤劳淳朴的榆中人民。

从清道光11年,社会名士顾名、张锦芳创办青城书院,清光绪31年,窦秉璋创办“金县小学堂”到1951年北关完小正式更名“一悟小学”,再到今天全县拥有5万余名师生、200多所学校特色发展、均衡发展,这既是榆中崇文修德、文脉赓续、薪火相传的历史积淀,更是党政同心、齐抓共管、尊师重教的现实必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榆中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社会各界力量齐心办教育,重点发力、攻坚克难,以改革者的气魄、教育者的情怀、奋斗者的实干,着力解决了“学校发展空间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经费紧张”等影响教育发展的难题短板,持续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1692838760317.png

加大投入,优先发展,夯实教育根基

教育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学生未来,寄托家庭希望,承载社会期盼。“十三五”期间,榆中县坚持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下大力气加大教育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先后投入3.78亿元,圆满完成了“全面改薄”六大目标任务,惠及178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29500余名学生;投入83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和维修公办幼儿园55所,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和15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全面建成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和教学点,提前一年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更为全县人民津津乐道的是,县委、县政府通过大手笔谋划、多渠道筹资、全方位建设,极大提升了全县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有力缓解了县城及和平地区“入学难”问题。投入资金9100万元,先后建成博雅小学、苑川中学,新增学位2000余个;投入资金3300万元,扩建和平镇柳沟店小学、沈家河小学,新增学位1350个;榆中籍民营企业家李海珊先生慷慨捐资2亿元,建成陇鑫朝阳学校,总占地面积近100亩,可容纳教学班72个、学生3360名;总投入资金超5亿元,新建十二年制崇文实验学校,总占地面积199亩,总建筑面积77690平方米,新增学位5160个;全面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投入资金2353万元,建成县第二幼儿园,探索实施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模式,成立县第二、第三、第四幼儿园,县城公办幼儿园增加至14所,公办学位达到3600个。

打造品牌,特色发展,彰显教育魅力

一校一品,百花齐放,是榆中教育的一大特点。从榆中一中弘扬“争先”校训精神到恩玲中学打造“德恩”文化特色,从榆中六中常态化开展“道德大讲堂”到榆中九中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从文成小学探索“学科+”融合教学到博雅小学“打造慧生课程、乐享多元发展”兴趣培养,从朝阳学校“一诵”“一写”“一练”校本课程到小康营中学“诗文雅会”卓越课程……榆中教育有了自己的品牌,每所学校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

校园足球运动更是成为了榆中教育的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已成为彰显榆中影响力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要素。短短几年内,先后建成130个足球场,在全省第一个实现完全小学以上人工草坪足球场全覆盖;3次成功承办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夏令营等省内顶级校园足球赛事,获得社会各界及参赛人员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中连川小学足球运动成效显著,已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知名度的山区小学足球队;组建“山里娃足球队”,赴英国斯托克城俱乐部进行培训,2017年8月,榆中县13名优秀校园足球运动员和2名优秀教练,应邀走进英超赛场,英超赛场首次出现一片“中国红”。2021年,中连川小学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榆中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全县校园足球发展取得了新辉煌、迈上了新台阶、迎来了新机遇。

1692838809534.png

立足质量,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面对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的实际,榆中县高度重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扶贫先扶智,着眼“让每一个贫困孩子都能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目标,全县纵深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无一人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构建了“建档立卡户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助学体系;大力开展“扶弱助残”行动,出台《榆中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迁建县特殊教育学校,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天津宁河对口帮扶,全国台联、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各界和企业个人,爱心救助贫困学子,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榆中教育正实现“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美丽嬗变。

强化师资,全面发展,激发教育活力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进入新时代,榆中县委、县政府站在支撑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精英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探索出了一条助推榆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师筑基之路。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班主任津贴、教师绩效工资等政策的落地,特岗教师、人才引进招聘机制的完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凝聚了一大批献身榆中教育事业的时代骄子、育人楷模,教师队伍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展现出了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近三年,共引进高层次专业教师45人,招考特岗教师156人,先后公开招聘“同工同酬”幼儿教师234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持续加强全县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1692838841069.png

深化教改,创新发展,提升教育内涵

改革,是教育事业进步的灵魂、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榆中教育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统筹谋划和落实改革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创优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教育高地。

聚焦课堂主阵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紧扣“规范教学管理、攻坚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理念,广泛开展教学研究、课堂改革,形成了“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教学新模式。2016年,榆中县引入“新教育”实验项目,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进入新教育实验,围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核心理念,出台了《榆中县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组建了“十大行动”指导团队,确定了“底线+榜样”的管理法则,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

把握机遇,品质发展,坚定教育信念

春风相伴,未来可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起航的新征程上,榆中教育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品质榆中”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品质教育”建设三年行动,深入开展“五型机关共创、和谐校园共建、校长引领共进、教师素能共提、五育融合共促、家校协同共育”等六项工作,着力打造“品质机关、品质学校、品质校长、品质教师、品质学生、品质家长”。着眼“六个品质”发展目标,进一步创品牌、强特色、树标杆,力争把榆中教育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质量一流”的区域教育高地,跻身全省教育强县行列。(图文:榆中县教育局)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