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三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发布时间:2023-08-29 11:55: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倪芳 | 责任编辑:乔沐

近年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找准重点关键,抓实三项举措,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整合学校资源,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课程改革,增强课程“动力”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制定了《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明确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校领导上开学第一课、校领导上思政课、经典阅读、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等多元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着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丰富延展教学内容,探索创新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和育人实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特点加强教学设计,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需求,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校领导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每学期都走进课堂,以讲座、授课等多样化的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系列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2023年春季学期,学校陆续开展了5次校领导上思政课。

3月16日,学校党委书记范伟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思政课,范伟勉励同学们要睁开眼睛看世界,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认清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传承和发扬“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的校训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做一个真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科院好青年,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为学校党委书记范伟上思政课)

5月23日,副校长张文走进课堂呼吁全体师生要主动作为,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图为副校长张文上思政课)

2021级中文4班的学生代表阮雨蒙同学表示:当前社会是个价值观和道德观多样化的年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世界观的形成是智育的核心”。由此我们可想而知,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正确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坚持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体校领导全方位深度开展“思政第一课”教学,用理想信仰引导学生,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以上率下、狠抓落实,推动我校进一步构建“大思政”格局和“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提升思政课整体水平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图为学校常务副校长杜逢祥上思政课)

发挥优势特色,提升课程“内力”

长期以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注重思政教师的培养,深化思政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与教育教学水平,站稳“三尺讲台”。马列主义教学部积极发挥部门优势,密切联系各个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走入历史场景,感受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推动思政教育贯穿学生求学全过程、各方面。

马列主义教学部主任陆劲松表示:“我们在遵循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优势,举办了“请抬头——听我来讲思政课”、“百年辉煌路.奋斗正当时”大学生讲思政课、“奋进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大学生辩论、“四史”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带动全校师生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推动学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内学习以及课外活动中赓续奋进,听党话、跟党走。鼓励学生紧扣时事热点和时代印记,以举办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将理论学习进行转化,发挥专业所长,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好青年。”

(图为“奋进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大学生辩论)

(图为“百年辉煌路.奋斗正当时”大学生讲思政课)

(图为“四史”知识竞赛图片)

注重实践教学,丰富课程“活力”

马列主义教学部副主任徐宇表示:“学校开设系列实践课程,以“浅谈讲好中国故事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乡村振兴与人民幸福指数构建研究”“浅谈对贵州脱贫攻坚经验的认识——以自己家乡为例”等多项选题,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创作。”

(图为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校团委每年利用寒暑每年利用寒暑期积极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青春力量,主动服务乡村发展和基层建设,在实践中强信念、长见识、增才干、作贡献。学校党委书记范伟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他指出:“大学生就要用自身的满腔热情、聪明才智、知识技能去服务社会、服务基层,锤炼自己,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此外,艺术学院乡村绘梦团队在惠水县明田街道桥洞村开展“筑梦乡村振兴“公益墙绘活动,将乡村党的文化知识以彩绘的形式直观展在村民面前。

(图为开展“筑梦乡村振兴“公益墙绘活动)

“此次公益活动一方面想为学校师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想借助我们的特长,助力惠水县乡村振兴。”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辅导员录玉表示,他们的彩绘活动旨在复原与传承乡村文化艺术,构建特色乡村,促进乡村旅游文化发展,多方面宣扬乡村传统文化故事。今后如果还有机会,学院还将继续组织师生走进黔南州更多的镇、村,发挥专业特长,继续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大学生就要用自身的满腔热情、聪明才智、知识技能去服务社会、服务基层,锤炼自己,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范伟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围绕“三举措”着力打造“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稳步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者:倪芳)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