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以载道,器以藏礼

发布时间:2023-08-30 16:26: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文权 | 责任编辑:乔沐

瓷器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诞生,古代先民汇造物之法,于自然山川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物质:瓷。瓷器,是最具辨识度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人类物质文明史上饱含创造与审美的伟大发明。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瓷器”一词最早见之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瓷”这个字在汉以前指“瓦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瓷”为:“瓦器,从瓦次。”“瓷器”与“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为同一词。

隋唐以降,瓷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皿,各地制瓷业蓬勃发展,至宋代达到了中国瓷器古典美学的又一个巅峰时期。相比于唐代“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与元以后青花瓷的独树一帜,宋代名窑辈出,瓷器生产遍及南北各地,各竞风流,瓷器品类丰富,特色突出,如百花齐放。宋代瓷器在满足实用的同时更关注造型与釉色之美,或端庄典雅,自然含蓄,或匠心工巧,恣意洒脱,在追求艺术性与观赏性中演绎出中国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瓷器是展现宋瓷技艺,审美与卓越风采的最佳代言,更是后世收藏与鉴赏的焦点。宋瓷的千姿百态,精美典雅不仅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工艺篇章,也成就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独特贡献。

国庆期间,成都博物馆人气很足,“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参观。观众感叹:“千年流溢彩,清韵满瓷光。”而我也趁着国庆长假难得的空闲前去一睹尊容,欣赏宋瓷之美。

此次成都博物馆的宋瓷展不仅展品精致,其整个展陈设计也充满了美感,让游客们纷纷点赞。展览以瓷为媒,将“雅”为核心的宋式美学植入展厅,展现点茶三昧、焚香清供、书斋雅赏、燕居简乐等宋代生活场景,让观众沉浸其间。置身其中,思绪仿佛也跟着飘到了千年之前。书斋一角,梅花绽放于青瓷瓶,是暗香浮动的幽韵;白瓷香炉上似有轻烟缭绕,令人心醉神迷;精致的点茶用具陈列于古朴的木桌上,仿佛《东京梦华录》的风流情致扑面而来……

在观展期间,最让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展品无疑是汝窑的瓷器。汝窑因窑场位于北宋时期的汝州而得名。见于后世记载与收藏的汝窑瓷器多为汝官窑产品,以胎质细洁,造型工整,釉色典雅闻名。汝窑独创纯正的天青釉色,釉面上多有细碎繁密的开片,宛如鱼鳞或冰裂。汝官窑瓷器多大形体较小,制作精细,满釉裹足支烧。汝窑因清雅精细而为皇室关注和使用,自宋以来也倍受世人珍惜和赞誉。

整个展览馆没有很大,但是里面包含的知识和内容十分丰富,不少游客在某一瓷器面前驻足停留,只为更多的将眼前的美物印入脑海。宋瓷之美,在于多元创造下的百花齐放,也在于富含时代特征的风雅气韵。纵观宋代瓷器,黑,白,青,青白瓷器之中,含蓄莹润的釉质与独具匠心的装饰融合,幻化出或端庄素雅,或洒脱活泼,雅俗共赏的瓷器艺术,更以釉色优美,造型典雅呈现出宋人宁静致远,高洁适意的精神风貌。

瓷器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瓷以载道,器以藏礼的广阔哲学道理,等待后人细细发掘,宋瓷中的宋式生活美学启迪着当代人生活思考与美学创造,于自然中求意趣,于细微处见雅致,以传统文化滋养着时代典雅的新生。(成都理工大学:秦文权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