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科技服务进田间 高标准农田助农增效增收
发布时间:2023-08-30 16:26: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成威 张晓甫 | 责任编辑:乔沐“这么大的雨一直下了两天,没想到玉米却没有倒伏。这多亏了前段时间的精细管理!”8月28日,在郾城区新店镇庄店村种植大户赵哲峰兴奋地说,得益于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由于玉米前期水肥合理供给,玉米根系发达,透光通风条件又好,玉米的防灾能力明显提升,没有发生倒伏现象。
赵哲峰是漯河市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受益代表。近年来,漯河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发展战略,不断应用高效农业设施,加大农业专家服务力度,大力推广新模式新技术,让传统农业插上了科技翅膀,为粮食稳产增产奠定有力基础。
高效设施不断落地惠农好
“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建成后,俺们这些种粮大户受益匪浅。”临颍县繁城回族镇尼庄村种植大户王武闯今年承包了450亩玉米、1000亩大豆,全部位于临颍县10万亩示范方。而搁在以前,每逢干旱天气王武闯就得费工费时浇地,田地积水了还得雇请大型机械疏浚排涝。
连年来,漯河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重要工程高位推进,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标准,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条块杂乱、灌排不配套等问题,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有效防止风灾、冻灾、雹灾等自然灾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2022年底,全市累计投资26.18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2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4%。
在舞阳县马村乡和北舞渡镇建成的1260亩水肥一体化农业示范区,试验区覆盖面积近5000亩。“借助这个高效设施,农户可以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需肥情况,对农作物实施科学智能的自动化灌水、施肥,实现水肥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和集约化,达到了节水、省肥、增产的目的。”舞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冯彦介绍,结合当地实际,他们还探索了高压喷灌技术模式、低压移动喷灌技术模式和地埋式微喷技术模式三种不同的先进模式。据介绍,目前我是85%的粮食作物和98%的经济作物应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经济条件好的大户还由传统喷灌转变为滴灌技术,让普通大田实现了精耕细作。
服务团队传经送宝到地头
“今年的辣椒产量不会低于去年。”在临颍县王岗镇墩台李村,60多岁的椒农介中山拨开翠绿的椒叶,一簇簇饱满的朝天椒露了出来。“前几天喷施的叶面肥,现在已经明显看到效果了。”介中山承包的这片10多亩地,已连续种植了十几年的辣椒,期间虽然更换了几次优质品种,但连年种植带来的营养结构单一等顽疾,让辣椒的品质和产量近两年出现了下滑。
今年5月份,农业专家服务团成员张焰了解到介中山面临的困境后,第一时间就给他送来了当地农业科技公司生产的“漯效王”等叶面肥和部分冲施肥,在张焰的指导下,介中山的辣椒喷施十来天后,变得根壮果多,长势喜人。
近年来,漯河市先后组建了两批科技特派员队伍,每批服务期3年,每年全市组建1个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6个县区级科技特派员服务队,100名科技特派员,基本实现了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全覆盖。
“除了市级科技特派员外,区里也派出了17个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区的23万亩玉米,13万亩大豆。”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区科技特派员王利民说,在郾城区他们通过线上的村民群、党员群、基层农技推广群等,将一项项种植管理技术及时转发给一线,农户们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农作物管理要点。
在疫情、救灾等特殊节点,市科技特派员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线上技术服务,及时解决农民在小麦、甘薯、蔬菜等方面遇到的难题,保障了广大农户的生产安全。组织开展粮食作物、水果、渔业等“科技特派员大讲堂”专题直播培训71期,受益群众2.1万余人。
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产业基地、深入经营主体摸清底子,积极联合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精准指导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种养殖大户,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高新技术普及应用效果好
在漯河市部分农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三角定苗等一些新技术正在被普及应用。在裴城镇苏侯村,看着眼前1000多亩的玉米大豆,种植大户侯占良乐得合不拢嘴。“用上了这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后,每亩地能额外多收几百斤大豆。”侯占良开心地说,这个技术既有效解决了玉米通风采光的问题,还能增加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据介绍,今年漯河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万多亩,400多名种植大户有望尝到科技带来的增产甜头。
同样是一亩地,为何这个基地的玉米能种6000株,远超传统地块的植株数?“这个是我们率先采用了‘三角定苗’技术,”郾城区新店农技推广区域作物站站长刘国庆介绍,玉米“三角定苗”是近年来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成效明显的一种高密度种植模式,有苗齐苗匀、抗旱抗倒、通风透光、施肥精准、省水省工、高产高效等突出优势。新店镇玉米示范基地把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植保、新农艺、新模式相结合,建立了“品种对比展示区、种子处理对比区、常规种植示范区、三角定苗示范区”四区合一的示范布局,为农民群众带来种子选育、模式种植、健康栽培、系统管理的综合体验,让新技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据介绍,玉米“三角定苗”技术已经在新店镇推广应用2000亩。(刘成威 张晓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