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开展融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主体性”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31 10:47: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立梅 | 责任编辑:林木面临信息化时代的挑战,融媒体时代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持续增强。在这个背景下,东营职业学院高职学生的育人工作进一步强调“主体性”教育,即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面临的是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工作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加之融媒体信息的海量涌现,学生容易陷入“被动式”学习,这对于他们的能力培养不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实施“主体性”教育。教师的角色将从“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筛选融媒体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评价体系上,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评价。学校环境上,可以创建一个开放、合作、充满挑战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融媒体信息背景下,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他们科学地使用信息获取渠道,教会他们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如何区分真伪,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和利用。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提供一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融媒体信息获取渠道。可以组织一些信息素养的训练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搜索、分析和应用信息;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和处理信息;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他们科学、有效地使用信息获取渠道。
融媒体时代的高职学生育人工作,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科学、有效地使用信息获取渠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虽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善于创新,同时学校和社会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我们就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职学生。(王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