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黄桥镇:多站融合壮队伍 精准救助更便民
发布时间:2023-08-31 15:34: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文学,张武建,叶杰 | 责任编辑:乔沐为使社会救助对象更加精准,更加方便困难群众,2022年以来,黄桥镇积极探索,在原有慈善社工站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的基础上,委托泰兴市青竹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第三方运营,积极探索三站融合体系,整合多种资源,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一、提供资源保障,夯实阵地建设
(一)建立专班,打造样板
成立了由分管负责人任组长,民政、残联、团委、妇联、关工委、慈善社工站、未保站、社会救助服务站等部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专班,从镇级层面为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培育队伍,提升服务
救助站配有4名专职社工,公开招募6名社会救助服务联络员,将黄桥镇66个村片(社区)划分成6个片区,每个联络员服务1个片区,全力支持配合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做到服务全覆盖。
(三)规范管理,建章立制
为促进社会救助服务站规范运转,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工作监督,社会救助服务站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从日常管理、执行纪律、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能力提升、工作成效等方面帮助制定考核细则,对社会救助服务工作人员和村居专线人员开展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进行培训和交流。
二、坚持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工作
(一)实行动态管理
每月配合开展社会救助核查和定期复核工作,对上级民政、医保、乡村振兴等部门反馈的数据、村居上报的数据、12345行风热线和信访办反馈的数据进行逐一认真核查和定期复核,并对申请对象开展走访,对救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
(二)入户走访调研
配合对每月拟新增的民政救助对象进行申报前的踏户调查,弄清拟新增对象家庭人员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申请救助类别等,并做好调查登记,作为平时服务的基础数据。
(三)开展“微心愿”征集认领活动
将征集内容逐渐扩大到微改造、微服务等领域,促进低收入人群获得感、幸福感加快提升。
(四)打造“全民桥”社会救助品牌
定制“黄桥镇社会救助观察点”工作牌,在黄桥镇66个村(社区)设立不少于80处社会救助观察点,结合慈善社工站的驻点社工的动态巡查,实现多点位静态日常巡查,确保镇区及周边村庄的社会救助巡查“全覆盖、无死角”。
(五)打造宣传矩阵
充分利用分发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推文发布、宣传展板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集中分散宣传,提升救助政策知晓率。组织社区工作者、社会救助服务协助员、居民小组长、网格员等集中学习社会救助政策,帮助困难群众及时了解最新救助政策。
三、奋力探索创新,拓展发展路径
(一)创新整合载体
积极探索三站融合模式,形象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以实现1+1+1>3的服务效能。
(二)提升救助范围
继续推动改革创新,对现有的民政救助对象进行外延,扩大救助范围,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图文:李文学,张武建,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