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瑞银行:以智慧供应链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04 10:09: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自成立以来,上海华瑞银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将“服务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作为最高社会责任,围绕普惠化和数字化战略,针对普惠客群的需求痛点,以科技驱动业务发展,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努力探索差异化普惠金融创新。自成立以来,上海华瑞银行累计发放普惠贷款228亿,惠及普惠客户18万余户。自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市政府小微企业信贷专项奖励。
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个体性差异大,与传统信贷模式存在矛盾,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普惠金融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华瑞银行在八年的实践中,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小微企业长尾客群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探索出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的特色化普惠模式。
小微企业的触达上,华瑞银行一方面服务于小微企业的整体产业链,精准定位到产业上下游金融需求旺盛的小微企业,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化能力拓宽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发挥科技优势,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
创立之初,华瑞银行确立了“产融结合”“模式创新”“科技赋能”“高效风控”为一体的场景化、智能化、线上化智慧供应链金融特色发展模式,通过对电子银行、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成为金融科技助力供应链金融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实践。多年来,华瑞银行积极开展建材钢贸、仓管货押、物流运输、跨境电商和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将金融科技创新广泛应用于供应链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并升级完善“瑞e保”、“瑞e仓”“瑞e惠”等“瑞e”系列供应链金融产品,完成涵盖应收、存货、预付和信用等各类业务场景的标准化智慧供应链产品体系建设,提供“智慧、快捷、灵活”的智慧供应链金融方案以解决客户行业痛点,满足核心客户以及小微客户在融资、结算、票据、代发代理差异化的金融需求。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该产业呈现体量大、产业链条长、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等特点。经销商则是该产业链的最后一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车型,在整个行业的增长背后,经销商需要更多的投入,以提高销售额,维持业务的盈利性。虽然政府出台了诸多新能源汽车市场支持政策,但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猛增使得经销商仍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
近日,华瑞银行为某新能源汽车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完成首笔授信及放款180万元,突破了核心企业确权担保以及线上化和自动化等难点,解决了经销商4s店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需求。
华瑞银行智慧供应链金融依托新能源汽车核心企业提供数据与增信,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解决该产业链下游经销商的资金难题,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同时,为产业生态中的小微企业提供普惠的金融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经销商仅需要通过华瑞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小程序,在线即可完成授信申请、签约、提款及还款等系列信贷服务,通过大数据及信息技术对借款人进行材料收集、身份验证、交易背景核验、贷款意愿确认等操作,利用数字风控策略及模型对借款人主体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和精准度。
经过多年的数字化探索和实践,华瑞银行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不断夯实科技底座,持续提升数字获客、数字运营和数字风控等核心能力,助力普惠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智能影像比对系统和方法”、“区块链在线存证方法与系统”两项创新技术获得发明专利。2020年,华瑞银行“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供应链融资服务”成功入选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沙盒”项目,并于2023年上半年成功出盒,是唯一一个民营银行“出盒”项目,意味着智慧供应链金融业务领域运用科技手段防控各类风险的合规性与有效性得到了监管的认可与肯定,未来将常态化、广泛地为应用到业务领域,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作为首家提出“打造共享金融服务开放模式”的银行,华瑞银行通过API、SDK、H5等方式将金融服务嵌入产业生态场景,探索和构建垂直生态金融服务标准,服务海量小微企业和终端客户;稳步推进云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业务中台、风险中台、数据中台等金融科技底座支撑体系搭建,以自研科技支撑系统应用,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构建“华瑞风险大脑”为主体的数字化自主风控体系,基于小微企业的税金、财务、社保、经营等数据,建立小微企业风控模型,规范风险数据治理,基于知识图谱组建风险知识体系,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持续丰富数据模型、提升模型效能,不断增强小微数字风控能力,持续优化风险收益,增强金融服务下沉的能力,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
作为根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人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普惠战略为己任,践行服务小微大众的责任担当,持续推动数字化技术驱动普惠金融创新,切实提升普惠小微金融服务质量和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