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花开忘忧、唯爱与敬”调研团实践总结
发布时间:2023-09-04 10:58: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全体成员根据设计的问卷进行了路访和入户两种形式的访谈工作,通过与不同年龄群体的交流与沟通,调查民众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度,了解了社会大众对于“生命教育及临终关怀”的现实状况,对不同群体对于死亡的态度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李丽珍同学针对访谈的内容和受访者的态度等进行了资料整理与分析,为后续的现象成因分析提供了现实依托。
2023年7.25至8.3日,袁铭蔚同学在家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进行了充实的实践活动。首先,袁铭蔚同学在家乡所在社区进行了路访,以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不同年龄群体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度,给居民讲解生命教育的具体意义和实践价值,把握了社会大众对于“生命教育及临终关怀”的了解现状。此外,袁铭蔚同学前往海安市民政局进行了宣讲活动,通过宣讲拓宽了传播渠道,扩大传播影响力,对改善临终患者治疗观念、提高生命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宣讲还获得了海安市民政局的肯定。
2023年8月6日,肖步飞同学前往河南省沁阳市联盟社区进行实践活动。肖同学表示通过这次的宣讲,我们不仅帮助人们了解安宁疗护,更是让我从不同角度更深入地了解了安宁疗护及生命的意义。为扩大宣传范围,暑期回到家乡的他,在河南省沁阳市联盟社区进行了入户调研,以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他们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度,给居民讲解生命教育的具体意义和实践价值,调研对象涉及儿童、青年及老年等不同年龄群体。在走访过程中,他与多位居民进行沟通了解、分享看法,居民们纷纷表示:生命教育对所有终末期患者都具有重要性。医务人员应当重视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体验,给予患者更多的舒适照顾和心理支持。通过这次走访调研,他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带入社区,用心解释和举例,将心比心地去交流,让更多人认识和关注生命教育,以提升全生命周期的生命质量,维护生命尊严,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2023年8月15日,万千通过在无锡市梁溪区金宁社区进行线下的问卷调查,大家接受生命教育的大多是在学校,特别是中学,所以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生命教育。在这个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大家接受采访的意愿并不是很高,尤其是扫码,有不少人认为问卷二维码是带有病毒的,拒访率较高,所以在选择采访对象的时候,需要避开行色匆匆者,前往商城、超市在排队的人群,并拿出学生证表明身份。
实地调研结束后,袁铭蔚、徐利茜、王紫珺、孙敏月、万千同学对实践的前期准备资料、实践过程中的文字记录与照片、后期报告撰写的相关参考文献等一系列项目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为之后依托数据收集的成因分析和依据文献的建议提出提供了极大便利。最后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撰写总结与调研报告。
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李丽珍同学作为项目队长还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工作,前期的具体任务分配、项目各环节的进度推进、成员间的工作交接等均由其落实与衔接,对整个项目的有序推动和稳步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花开忘忧、唯爱与敬”调研团队在线上了解了党和国家对临终关怀事业的政策支持,深入认识了国际国内的生命教育现状与模式,对临终关怀与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实践过程中与受访群众进行了密切交流,了解了不同群体对于生命教育的认知程度,对不同地区人们的对相关话题的态度有了更为直接的现实把握。通过主题宣讲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到了生命教育与安宁疗护的重要性,了解了生命教育的具体意义与实践价值,为生命教育与临终关怀的宣传普及贡献了一份力量。有了实地调研的基础,我们根据了解到的相关政策、法规与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加全面把握问题,提出现代化反思的建议和路径。此外,对于临终关怀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是一项具有伦理、人文和科学价值的工作。小组成员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促进了自身的成长,提升了我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从而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