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生学子三下乡:以小我之实践,成就大我之青年成长

发布时间:2023-09-04 16:52: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朱杨星 | 责任编辑:乔沐

当代青年要吃什么样的“苦”,去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暑假期间大学生志愿者朱杨星同学积极响应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暑期基层实践锻炼的号召,本次“三下乡”活动前往井冈山古城镇长溪村,九江共青城市行政审批局,南昌市进贤县钟陵乡东塘村童心港湾,南昌县蓝天爱心志工协会,青云谱新村社区和南昌市“返家乡”实践队,进基层实践锻炼,到社区走访调研,开展乡村支教等实践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社会实际,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建设做好准备。

图为志愿者家电维修志愿服务现场

“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江西生物科技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利用专业所学技能,在井冈山古城镇长溪村西源村小组红军村文化中心开展家电维修志愿服务,用技术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学生自身得到了历练,技术得到了提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

图为志愿者引导办事群众到窗口办理业务取号

“政青春”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主要负责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进行指引工作,讲解各个窗口的具体职能,以便于群众找到自己需求的窗口。在自助政务服务专区,主动帮助“手足无措”的群众,进行整理材料,企业注册等。面对面,深入了解群众办事需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的广泛赞誉和认可,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为办事的本领。他说:“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行动融入国家发展是历史的召唤也应该是青年人的选择”。

图为支教志愿者和东塘村童心港湾学生合影

深入基层参与乡村支教的半个月来,志愿者主要教授了数学衔接课、英语趣味课堂、科学知识课、应用文写作、演讲比赛和趣味实验等课程,并面向进贤县钟陵全乡防溺水宣讲,覆盖15个村庄,受教育青少年共计220余人,同时开展“童心向党”团日活动,“三风”文化宣讲,通过“板凳课堂”和户外实际模拟等多形式教学,安全主题教育,红色观影撰写,暑假作业答疑和趣味运动会等素质拓展活动,开展民情家访,用脚丈量上学的道路,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情况,展开实践调研和制定个性化成长档案。日常教学共计教授学生34余人,受益30个家庭,覆盖3-4个村庄。

图为支教志愿者和东塘村童心港湾儿童合影

“第十一届C9+100高校赣籍学子返乡支教”进贤县东塘村童心港湾支教分队,提前充分筹备与当地联络员对接,此次支教活动也得到了南昌市水利局、进贤县钟陵乡政府团委的关注和全力支持,以及当地媒体的广泛报道。通过不长的支教生涯去开阔乡村学生的视野,促进乡村教育的振兴发展,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图为志愿者和儿童交流

志愿者走进社区,独立完成走访困难青少年家庭,与困难青少年进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志愿者走进青少年基金会,承担了统计微心愿、微心愿整理、公益配捐等任务。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所有任务,为15个学校的近500本的阅读笔记和近1200份调查问卷的微心愿统计和整理,助力培养乡村孩子的阅读兴趣。

图为南昌大健康志愿者协助群众进行抽奖

志愿者走进南昌(国际)健博会,参与大会的筹备和举办,学习和了解健康科研领域的盛会,增长人际交往和发展规划的学习。志愿者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学习到了新知识,社会实践还与学习技能、社会发展接轨,以小我之微光,成就大我之青年成长,助力社会发展。

图为志愿者走访贫困青少年家庭进行调研

图为志愿者与敬老院老人交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做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信仰,并为之付诸行动,大学生志愿者深刻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作为青年学生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肯吃苦的本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带动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社会实践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青年力量。(通讯员:朱杨星)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