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打造街道强社公司实现经济发展和社区治理“双赢”
发布时间:2023-09-22 15:31: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高温天物业工作人员为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爬上楼顶加固太阳能装置;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民们排着队正等着免费理发和磨剪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年轻人则等着品尝社区咖啡......今年以来,浙江海宁海洲街道党委紧扣现代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强社”惠民”集成改革,通过成立街道级强社公司,提供“公益性服务+市场化运作”的联动服务模式,助力社区经济发展和基层有效治理。
以资产盘活为发力点,着力发展壮大社区经济。
实施“1+20+N”资产摸排机制,即由1家街道强社公司引领,20个城市居委会共同参与,N个网格员现场走访,全面掌握辖区内资产的底数,归档整理形成可利用资产清单,为后续招商招引提供基础支撑。探索推进“‘强社’出方案、民企出服务、社区出场地”,街道强社公司根据社区特色,结合可用资产的地段和面积,制定“强社”经济方案,引入民企提供专业服务,为社区引入社区团购、社区食堂、社区咖啡等多元便民惠民服务项目。同时,由项目招引入驻所产生的盈利资金,部分仍将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反哺给社区,用于购买第三方机构的便民服务,最大化实现“惠民”的效益。
在浙江海宁海洲街道梨园社区通过盘活党群服务中心资产,联合街道强社公司推出“潮·enough”社区咖啡文创公益性项目,开业当天吸引居民群众350人次,营业额逾2万元。
以民生需求为根本点,提供优质高效社区服务。
围绕部分“开转封”小区合同到期无人愿意接手物业管理的问题,海洲街道党委积极跟进,深入研讨,推进街道强社公司开展兜底服务。该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入驻小区后,第一时间收集居民需求126项,梳理“轻重缓急”四张清单,由专员闭环跟进,明确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推动需求的逐项解决。截止8月底,有效解决需求124项,群众反馈满意度98.4%。针对“开转封”小区老年人数量较多的特点,实施安心敲门、配药代买、安心检修等特色上门服务和养老服务。同时,与“嘉政帮”等第三方专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专门的家政服务项目,通过打造“无偿+低偿”微服务模式,今年已实施健康监测、家庭保洁、家电清洗等特色惠民服务7项,覆盖居民群众260多人。
“小区年代久了,以前管理跟不上,在街道强社公司物业团队入驻后,开展了多项便民服务,如今有事只要到物业去反映,总能想着办法给我们解决,物业成了我们的贴心人。”在小区居住20余年的朱师傅谈及现在物业服务的变化,赞不绝口。
以物业管理为切入点,助力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海洲街道强社公司通过打造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因地制宜,全面做好老旧小区屋顶太阳能装备加固修缮、水管疏通等物业服务,守牢小区的安全防线。通过参与“物居业”三方协同,主动参与、靠前服务,帮助社区化解因房屋漏水等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通过积极协商,以引入停车管理系统、重划停车位等方式,有效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等问题。此外,还配合社区联动开展义诊义剪、小家电清洗维修等便民服务,不仅有效提升小区环境的品质,更增进了邻里关系的融洽。自今年5月入驻白漾里、基隆墩小区开展物业管理以来,居民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矛盾纠纷总量下降超过一半,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缴纳物业管理费。
浙江海宁海洲街道的以强社公司为模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法,通过向内挖掘资源,向外拓展渠道的方式,不断壮大社区经济,以“直接经营、资产盘活、服务创收、合作运营”等方式实现创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区治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