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会上 看“税务蓝”如何为千年窑火“添薪”
发布时间:2023-09-22 15:30: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赵雨璠 丁赛男 刘鑫源 | 责任编辑:丁可千年瓷都,万众瞩目。9月9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淄博盛大启幕。“这桌‘鲁菜全席’太逼真了,好想尝尝。”“八大局的软陶泥塑人表情动作好像真的在吃烧烤!”“快看,这里还有琉璃柿子树呢,这是怎么制作的,太精美了!”……淄博,这颗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自古以来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今天,走过千年历程的淄博瓷器风华正茂,再次吸引世界目光。
场外秋雨绵绵,场内热气腾腾。华光“千峰翠色”、康乾“鸡油黄”、汉青“梅子青”为游客们带来“瓷韵”的极致浪漫,“税务蓝”在展会上奔忙的身影同样光彩照人。自陶博会开幕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淄博市博山区税务局成立税惠服务队,在活动现场量身定制服务指引,同赏流光溢彩,共话瓷都发展。
聚力攻坚 迈过道道雄关
“近两年受到疫情影响,企业在购买原材料、物流合作及用工方面的成本大幅上涨,利润空间一直在缩水。”西冶工坊的负责人刘琳说。为帮助企业纾困,博山区税务局梳理出该企业适用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第一时间“打包”送至企业,为企业在疫情的“寒冬”送去温暖和希望。“西冶工坊”作品《丝路驿站》的骆驼形象,仿佛展示着税务服务助企纾困的决心,不管前路多么艰辛逶迤,仍旧瀚海行舟,坚韧不疲。
“这些帮扶和宣传工作,都是税务部门拿出真金白银去做的,为提升博山整个琉璃产业的发展,他们向来不吝啬。2022年,我们公司在税务局的辅导下,共享受到减免税额十五万余元。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开办了‘西冶训练营’,并积极与中央美院深入合作,提高了陶艺师的技术水平和各项待遇,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企业的利润有所增加。”刘琳说。
由于来参加展会的游客来自天南海北,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为避免因为发票问题阻碍销路,博山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编制《电子税务局发票开票操作教程》分发给企业,并进行现场讲解。扫描二维码,开票流程一目了然,“我们接到外地的订单,都需要随货开具发票,别看我们是琉璃‘行家’,在操作电子税务局方面都是‘小白’,税务人员得知我们的困难,手把手辅导电子发票开票流程,有时候订单结束,发票也同步开好了,就怕我们办不了、办的慢。”刘琳的语气中满是感激。
“税务部门一直关注、呵护博山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主动对我们企业宣传、辅导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解决税费问题,真的非常暖心,让我们企业可以轻装上阵,设计出更新更优质的陶艺作品,未来我们有信心将博山陶瓷品牌做大做强!”淄博瓷人杨陶艺有限公司法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任国栋告诉笔者。
初心不改 钻研守正创新
色白花青的山水图跃然于“观山海”碗壁,“海上飘来的耐冬花”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在众多参展作品中,鲁玉陶瓷凭借着“国宴用瓷”火出圈。“出圈”的背后,是鲁玉陶瓷守正创新和博山区税务局税费优惠的“双向奔赴”。
“骨质瓷原料的创新升级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帮助,企业刚成立的时候,生产的骨瓷杂质多不说,受到轻微碰撞就会崩裂,我们迫切想提高技艺水平但遇到了资金困难的问题,税务局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常态化开展入企调研,指导我们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淄博鲁玉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平介绍说,“税务部门的帮扶为我们的研发热情添了把‘火’,最终成功实现用合成骨粉生产骨质瓷,弥补了国内原料匮乏的产业短板,解决了传统骨瓷机械强度弱的难题”。
鲁玉陶瓷炼成了“国宴用瓷”,使源于英国的高档瓷种在淄博落地开花。吕平告诉笔者,2022年,鲁玉陶瓷仅小微企业‘六税两费’政策就享受到了近4万元的减免,企业把节余经费用在无铅釉和抗菌釉的研发上,推高产品健康安全,让产品更加“内外兼修”,走上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山东金祥琉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徐霞介绍说:“陶琉制作往往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很多时候我们企业去线下办税不方便,从智慧办税开展以来,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所提到的“智慧办税服务厅”推出以来就凭借其便利的“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赢得了纳税人缴费人的肯定,更好满足纳税人缴费人个性化办税需求。
春风化雨 呵护人才传承
走进康乾艺术品制造有限公司作品展区,鸡油黄萝卜瓶温润凝重,似被酥油浸润,滟滟欲滴,鸡肝石笔山大片紫红色中隐有姿态万千的黑色斑纹,如重峦叠嶂,云影水痕,天趣盎然,令人遐想,他们都出自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孙云毅之手。
伴随着冉冉檀香,孙云毅之子——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第六代传人孙瀚文谈起第一次与税务部门的接触:“我虽然从小耳濡目染,长大也主修美术,在琉璃制作方面小有心得,但在真正处理企业日常业务的时候,我对办税方面几乎一窍不通,那真是两眼一抹黑,博山区税务局的干部专门领着我申报,了解企业情况后,还主动给我讲解适用的税惠政策。”孙瀚文记忆犹新。
为精准帮扶地方琉璃产业发展,国家税务局淄博市博山区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针对琉璃行业的特点定制服务计划,量身定做“政策大礼包”,帮助企业守好传统技艺,护好至臻匠心,精心呵护琉璃“守艺人”匠心传承。
“下一步我想往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方向发展,这次陶博会,税务干部又亲自‘上门’辅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会做大做强琉璃文创品牌,让博山琉璃再现娲皇遗彩!”对于博山琉璃的未来,孙瀚文充满希望。
在吸引外地来淄“留量”,走好中华传统技艺传承之路上,淄博市税务局积极在服务和融入地方发展中展现税务作为,助力打造了淄博重视非遗的文化环境和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暖心服务始终相随。
本届陶博会,中国剪影艺术家霍春生先生应邀到场,用母亲传授给他的人像剪影艺术在展会现场为陶琉艺术大师和游客创作剪影留念,惟妙惟肖,形神俱佳的剪影让人赞叹不已,“淄博历史文化丰厚,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我准备在这里成立一个剪影工作室,培养传承人,为弘扬、宣传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出一份力,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才‘来淄留淄’!”看着本届陶博会上的“陶风琉韵”,霍春生对淄博的未来充满期待。
这个夏天,淄博用火创造了“进淄赶烤热”的奇迹,今天,已然走过23年的陶博会又以瓷器烧制技艺展现着“齐风鲁韵”,淄博市博山区税务部门将持续探索税收服务新路径,在税惠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拿出制作瓷器一般的“绣花功夫”,力争催生陶瓷行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以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淄博提振经济发展信心,让“千年窑火”为淄博转型之路增添动能。(赵雨璠 丁赛男 刘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