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全线最高点“南旺枢纽”的古韵新生

发布时间:2023-09-23 21:13: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超、徐飞 | 责任编辑:程泽

山东省济宁汶上县的南旺镇是京杭大运河全线的最高点,北高临清90尺,南高徐州106尺,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水脊”,曾常因水量不足而断航。

为保证大运河的通畅,明成祖朱棣启动了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南旺枢纽。时任工部尚书宋礼在汶上县当地水利专家白英的帮助下,围绕引、蓄、分、排四大环节,开挖小汶河从地势较高的大汶河筑戴村坝引水,在南旺设分水口,实现运河水的南北分流,并利用周边湖泊,在丰水季蓄水,枯水季排水,加上挖泉集流、建闸节流、科学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修建完成非常复杂的南旺枢纽工程,成功地解决了大运河的水源,让其大部分流向北方,小部分流向南方,“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天才地解决了大运河最重要的技术难题,为明清大运河500多年的漕运通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旺枢纽也被誉为整条大运河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是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的最高技术成就。

2008年以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宁市文物局、汶上县文物旅游局对南旺枢纽工程遗址进行了不间断的考古发掘,并于2014年建成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它是以大运河南旺枢纽水利工程这一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的、全面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该公园以汶运交汇口和南旺分水龙王庙为核心,北至十里闸,南至柳林闸,东至徐建口斗门,目前包括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古建筑群和古河道遗址。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采用文物藏品、历史文献等实物和图片模型、3D演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现水工技术成就和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形象生动。

水波涟涟,滋养文化。人工开挖的大运河,打破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地理限制,沟通了丝绸之路,是绵延千年的历史文脉、穿越南北的水运动脉,更是彰显中华文明特质、体现中国人民创造精神的国家名片。运河水浇灌出了一座座商业和人文繁盛的市镇,以及丰厚的沿岸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从古至今,经济往来频密的大运河,见证了沿岸文化的繁荣。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山东,由于大运河的开通,与江南地区及京城的联系更为直接而紧密,山东的运河文化也由此呈现出包容与统一、扩散与开放的特点。

带着历史和文化积淀,大运河“流淌”进新时代。作为大运河沿线唯一的国家级遗址公园,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五十余万人。2020年3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汶上县按照“统筹规划,保护优先”“强化传承,创新发展”“优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大运河遗产“活”起来。2022年底,山东省民族宗教委下发《关于公布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名单的通知》,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济宁市唯一入选单位,汶上县将运河文化与儒家文化创新结合,在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干部政德教育现场教学,已累计培训学员2万余人,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李超、徐飞)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