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9-25 13:53: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桂平 | 责任编辑:乔沐

2023年3月,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新媒体电商现代产业学院(田园乡村流动直播间)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高硐村开班,正式开启了党建引领、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1.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扎根乡村开展实践

在学院党委、行政领导下,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托新媒体电商现代产业学院(田园乡村流动直播间),慎重抉择,积极深入展开“校企”合作,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开展多项育人实践行动,力争把新媒体电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有特色、有成效、有影响的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发挥教职工党支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扩大黔南师院田园乡村流动直播间的影响力,发挥现代产业学院育人的主体功能。

黔南师院经管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王廷勇、教职工党员郭曼博士,时刻不忘党员身份,在田园乡村流动直播行动中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兼顾校内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每周定期抽时间前往三都县高硐村、野记村指导同学们的创新创业实践,为同学们迷茫忐忑的创新创业之路答疑解惑、指明方向。

2.以提升学生技能为核心,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学生获得感

黔南师院新媒体电商现代产业学院(田园乡村流动直播间)按照掌握真本领要求,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开发设计电商类、写作类、技术类、传媒类等教学课程,将培养电商、销售、摄影、制图、文案写作、视频制作等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学生学习多种技能,将各项技能学透,融会贯通有所创新,创作宣传乡村的高质量作品。

4月初,王廷勇老师从广西省聘请PS制图专业人才为同学们讲授图像处理技术。同学们课上仔细聆听老师讲解技能知识点,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课后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直至深夜……随着学习不断深入,以及同学们自我琢磨和不断尝试下,PS制图技术终有所成。

同学们从信心满满到跌倒谷底,再到重燃斗志。“学习PS技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它需要耗费我大量的时间跟精力。不过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是把它学会了。”这是现代产业学院的学生杨和妹的感受。

3.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提升学生价值感

新媒体电商现代产业学院(田园乡村流动直播间)的同学们说:“我们是一群来自黔南师院的00后大学生,我们想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用专业技能赋能村寨的过程需要同学们深入实际,发挥专业技能优势,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真知提升才干的重要途径,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锻炼成才机会。

同学们的实践锻炼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文字创作方面,需要翻阅大量不同类型的文章,在对其总结、提炼、模仿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视频制作方面,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后期制作、视频拍摄、文本创作技能的同时,也将理论真正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在电商直播方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线下掌握产品选品、活动策划、数据分析技能,线上掌握学习和运用直播技巧技能,使之成为胜任多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乡村振兴人才……   “现在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只有通过多方面多领域实践锻炼,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方向和明确职业定位,进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新媒体电商现代产业学院班主任郭曼博士说。

4.技能学习是基础,能力提升是关键,乡村振兴是目的

奋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现代产业学院的同学们用自己所学技能助推乡村振兴。高硐村传统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资源丰富,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文化浓厚。为宣传乡村,团队创建了“贵品黔程”和“黔芗艺”两个抖音平台。

“贵品黔程”围绕农副产品开展运营。针对当地盛产的蔬果、粗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等实际,进行线上营销。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了高硐村、野记村产业振兴,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黔芗艺”主要围绕民族文化(民风民俗)进行打造,高硐村、野记村苗族文化浓厚,民族节日颇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高硐村是苗族、水族、布依族共居村寨,独具特色。现代产业学院(田园乡村流动直播间)的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访谈、实地走访等途径对高硐村民俗文化进行全面调查,以短视频宣传、直播讲解等方式,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

根植基层一线,挥洒青春汗水,用专业技能赋能村寨。黔南师院新媒体电商现代产业学院(田园乡村流动直播间)同学们在乡村的实践还在继续,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贵州黔南师院经管学院:敖静李桥通讯员:陈桂平)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