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残犹有傲霜枝——新乡市特殊教育学校出战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3-09-26 11:29: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艳 | 责任编辑:乔沐

2金、5银、8铜。新乡市特殊教育学校选派出的视障、听障学生运动员代表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河南省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不负重托、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以优异的成绩、昂扬的风貌载誉而归。

青春不被定义,努力向阳而生。获得女子铅球项目金牌的尚佳琦是新乡市特殊教育学校八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郭美容眼中,这个品学兼优的姑娘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比赛前,顶着高温酷暑,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一遍又一遍练习,从不叫苦叫累。高三年级的李向宇在三级跳远比赛的第一跳中受伤,在场工作人员劝他下场休息,这个1.85米个子的听障男孩儿坚持进行了第二跳,并最终获得了金牌。

在本次运动会上,新乡市特殊教育学校选派了21人参加了田径、乒乓球、跳绳、篮球等15个项目的比赛,取得2金、5银、8铜的好成绩。多人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出色完成了市政府、市残联交给的任务,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充分展示了学校体育教育训练的整体实力和运动健儿良好的精神风貌,这个历史性的突破是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奇迹。

“视障、听障运动员在训练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正常人要多得多,但孩子们从不叫苦叫累,没有人胆怯退缩。”体育老师安磊说,学校平时为热爱体育的学生开设有训练课程,针对参赛运动员,4名体育老师精心进行一对一指导,运动会前对他们统一进行了集训,竞技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营养摄入,学校专门为他们“开小灶”,牛肉、排骨、鸡蛋、牛奶敞开供应,从各方面提供保障和服务。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新乡市特殊教育学校以“让学生得到自身条件下的最大进步”为目标,为残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学校实施个性化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副校长王玉顺表示,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不仅要有爱心和耐心,还要有更高的教学水平。学校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名教师在省、市比赛中获得头筹,并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教学标兵、省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等,获得市名师质量奖、名班主任质量奖。

近年来,学校聋生高考、盲生中考成绩斐然,升学率达90%以上,教学教研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今年,聋生班共有6名考生参加高考单招考试,均收到了长春大学、西安美院、郑州师范学院和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等本、专科院校的录取通知。8名盲生参加了中招考试,分别被郑州市盲聋哑学校、开封市特殊教育学校、扬州特殊教育学校、济宁特殊教育学校录取。

温暖从来不只一处。“学生在学校就读一切费用全免,家庭困难学生学校还会帮助解决回家返校的路费,发放棉衣棉被等。每个双休日,学校会有专人值班,有生活老师照顾回家不便的学生。”校长杨海玉表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籍学生均享受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助政策,免除学费、杂费、书本费和住宿费,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高中阶段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学校秉承“坚决不放弃每一位孩子”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残疾孩子享受幸福的教育,更加自强自立,将来能够融入社会,让自己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据了解,新乡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我省建校历史最悠久的特殊教育学校之一,始建于1959年,隶属于新乡市民政局,是我市唯一一所综合性特殊教育机构,集听障、视障和培智的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成人按摩班为一体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秉承“育人、授知、培能”的办学宗旨,通过全面教育,使教育对象既成人又成才,成为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校内设有多功能感官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律动室、聋部阅览室、盲部阅览室等功能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文:李艳)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