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高中:让每一个孩子争做一粒好种子

发布时间:2023-09-27 14:24: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杨镇华,杨椅婷 | 责任编辑:乔沐

“学习袁隆平,争做一粒好种子”,感悟隆平文化的种子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023年6月11日,洪江市华清高级中学在本校的劳动教育研学基地举行了一次农耕实践活动。华清学子们既感受到了农耕的乐趣,也体验到耕作的艰辛,认识到一粒好种子的重要性。为传承隆平文化,鼓励华清学子争做一粒好种子,华清每年花费近30万元,建立了自己的劳动教育研学基地。

华清高中位于洪江市安江镇清香坪,这里原是成立于1958年6月的黔阳师范,2000年黔阳师范迁出,整体并入怀化学院。2002年,怀化市振华职业学校把这里整体买下,先后创办华韵实验学校、华清高级中学和华阳艺术幼儿园。该校占地约186亩,有教学楼2栋、综合楼1栋、学生宿舍3栋、行政办公楼和食堂各1栋,300米环形运动场1个。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环境幽静,人文气息浓厚,是一个非常适宜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学校董事长杨镇华,民进会员,洪江市茅渡乡晒溪村人,幼时家贫,后辍学经商。他在商海几经沉浮,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对书本的景仰,对校园的向往。他一边经商,一边读书,尤其喜欢探究教育真谛,累计从事教育研究长达25年。他深知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办华清高中的初心,就是为孩子们改变命运,实现他们的梦想。

2016年,他倡办“用主题生态圈重新定义课堂——《关联课堂》世界校长论坛”,成立了名校课改联盟;曾在《人民日报》《湖南教育》《怀化日报》《洪江教育》等十几家刊物发表五十多篇教育专业文章;荣获洪江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校长;担任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湖南省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专家、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走进洪江华清,探寻传奇密钥,校董杨镇华给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当你用心去发现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天才”。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都有不可复制的才华,无论他们中考成绩怎么差,都是一粒种子,华清都要给他们一个考上大学的希望。华清作为杂交水稻发源地唯一的一所民办高级中学,必须传承隆平文化的种子精神,让每一个学子成为一粒饱满的好种子,这是华清的初心,更是华清的责任。

2020年,华清中学高中录取分数线偏低,但是华清不抱怨,不气馁,开战即决战。学校严抓教学管理,每个管理细节都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落实到位,逼近高考目标。文化重点拔尖,特长个性发展,对照优势选科,拔优扬长避短。全面推进文化+专业+日语的学习新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升学优势,实现文化+特长考上大学,让每一个学子的梦想,在华清扬帆起航。

飞起来的隐形翅膀

一只雄鹰忽而像箭一样从崀山俯冲下来,在田垄上盘旋着,翱翔着;忽而一声长啸,直冲云天。家住邵阳市新宁县农村的刘任维,每次看到这飞翔的雄鹰,就不禁喃喃自语:“如果我是一只雄鹰就好了,我一定要去看看崀山后面是什么,看看天边的那一片云下面又是什么?”

“你可以的”,一次父亲对他说道:“在离我们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司门前村,就出过这样一位人物。他叫魏源,从小聪明好学,长大后走出了大山,成为我们这个地方最有名的人。你要做一只雄鹰,就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转眼初中毕业了,刘任维的中考成绩仅367分,面临着在当地+无高中可上的境地。这时华清的大门向他敞开了,华清不放弃任何一个想读书的学子。

高二第一学期,刘任维选择了体育特长班。教体育的王芳老师上第一堂课时,就给了刘任维他们一个下马威。“体育特长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学好的!你们不要以为学习体育就会轻松些。它不是游戏班,不是打闹班,不是嘻嘻哈哈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比文化生付出更多的汗水、艰辛,甚至泪水!需要经历很多考验,你们首先要有这么一份心理准备!”

第一次四十分钟的长跑耐力训练,刘任维就尝到了老师说的艰辛。开始的时候,大家并驾齐驱,都在一个方阵。可不到十分钟,他就出粗气,二十分钟后,他已经气喘吁吁,出不气赢。而高一就进了体育特长班的老生,却一直匀速地向前跑,把新生远远地甩在后面。刘任维明显地感觉双腿不听使唤,极度乏力,他真想一屁股坐下来不动了。跟跑的王老师不停地鼓励大家:“加油,不可以停下来,可以小跑,但是绝对不可以停下来!”

每天早上六点体育训练,七点半与文化班同时上课,下午第七节课后,又是九十分钟的训练。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以及紧张的文化学习,刘任维整个身心极度疲劳,感觉力不从心,甚至打起了退堂鼓。平时很少言笑的王老师,及时地出现在他的身边,诚恳地分析并鼓励他:“你很有潜力,个高、腿长、健硕,适合学体育专长。你的文化成绩不是很突出,选择体育专长是你明智的选择,不要轻易放弃。至于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每个人都会遇到,只能靠你自己的毅力去克服。”

刘任维想起父亲的嘱咐,心里感慨万千,那是父母对自己寄予的厚望啊!他要做家乡那只自由飞翔的雄鹰,一定要坚持下去。经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体能逐渐跟上来了,各项体育成绩大幅度提高,刘任维信心百倍,状态越来越好。高三下学期,他参加全省体育特长统一考试,800米的中长跑赛,总分300分,刘任维获得了268分的好成绩。

由于刘任维全力备战体育考试,他的文化成绩却被拉下来了,这样的文化成绩与高考分数线相差甚远。文化课学习困难重重,他急在心里,却茫然失措,甚至一度消极厌学。班主任段瑾奕老师明白:他专业成绩好,文化成绩不能差。她经常悄悄地在班级窗外观察。一次,刘任维不听课,与邻座不停地讲小话,段老师把他叫到一边,厉声呵斥道:“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一点不懂事!非要老师骂一顿才舒服?高考迫在眉睫,你还有多少时间值得这样胡来?你上课做了什么,你以为老师不知道吗?好鼓不用重锤敲,你爸妈在家辛苦种田,你大哥也在外面打工,全家就指望你有出息,你上课这样不认真,对得起他们吗?”

段老师见刘任维低头不语,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瓶风油精,语气缓和地说:“老师知道你训练很累,上课有好几次都打瞌睡了。如果实在受不了,就在太阳穴涂点风油精。你一定要坚持啊!学习千万不能忽冷忽热。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取得好成绩!”

段老师的一席话,敲醒了刘任维。是啊,梦想是要靠自己努力拼搏去实现的。之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得,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天下来,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文化成绩稳步提高。七月高考放榜,刘任维成功考取大学,成为他们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

“犀利哥”逆袭上大学

2019年5月的一天,晨曦中,华清校园里迎来一位特殊的学生——丁子奇。只见他身穿时髦短衫,嘴叼一根香烟,露出一股“犀利哥”般的冷漠。

“快把烟扔掉!”跟在他后面的父亲厉声喝道:“这是学校,你是来读书的...”

“老爸,你就别大呼小叫了!这么多年我又怕过谁?你要是觉得给你丢脸,你就别跟着我!”

接待他父子俩的是袁泉副校长和高一物理老师简孝喜。“老师好——”丁子奇故意拖长声音,弹了一下手里的烟,桀骜地笑着问道:“害怕吗?...”

“你又不是老虎,我们怕什么?”袁泉不动声色地反问道:“孩子,你先去熟悉一下我们学校的环境”。

丁子奇出生于长沙岳麓区,一个殷实富有的家庭,父亲曾经在国外经商,母亲是长沙市一家银行高管,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湖南师大附小毕业后,就读长沙长郡中学初中部。这期间他开始接触社会不良少年,染上了抽烟、喝酒、文身、打架等恶习,让他的父母苦不堪言,非常失望!

初中毕业会考,他的数学、物理、化学交了三张白卷。可怜的父亲多次托关系求人,送他到长沙碧桂园中学和长沙一中读高中,均因抽烟、打架被学校开除。父亲无奈之下,狠心地把他送往北京打工。漂泊的日子,打工的艰辛,让丁子奇想回学校读书。恰好这时,长郡中学的一个朋友周至缘给他发来一条消息,“我已经转学到了怀化洪江市华清高中,你想不想来?”

袁泉和简孝喜二位老师听了他父亲的这番介绍,面对眼前的丁子奇,非但没有表现出一丝诧异和嫌弃,反而满怀诚意地包容和接纳了,并且语重心长地对他俩说:“孩子谁没有犯错误的时候?过去的都过去了,现在的路重新开始。你放心吧,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还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一段时间的新鲜感过后,丁子奇开始想家了,怀念他以前那种放荡不羁的“犀利哥”生活。这一切自然逃不过班主任袁泉老师的眼睛,他一次又一次地找丁子奇谈话。没有斥责怒骂,而是像朋友之间的倾心交谈,在思想深处剖析厉害关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能有几回博啊。

一次,丁子奇的烟瘾犯了,一个人偷偷躲进厕所。“咔嚓”一声刚点着,就被另外一个老师逮着了。袁老师被请到校董办公室,狠狠地挨了一顿批,并被扣罚了当月奖金。晚自习后,袁老师来到丁子奇的宿舍,平静地看着他,“把你枕头下的烟拿出来”“老师,我再也不抽了”丁子奇莫名地感受到一股威慑力,战战兢兢地把半包香烟交给了袁老师。

丁子奇落下的课程太多,基础太薄弱,袁老师就同任课老师一个个地商量,分别给他安排时间。每当晚自习后,袁老师就悄悄地来到教室,拖一把凳子坐到他身边。丁子奇的心也开始安稳下来,解了一道又一道题,直到深夜十二点...

高二一期的时候,在校董杨镇华的建议下,丁子奇参加了声乐专业学习。后又因他曾经抽烟伤害了声带,专业老师让丁子奇转学作曲。2021年1月,丁子奇顺利地通过了艺术专业省考。

然而,第一次模拟考试,丁子奇的文化成绩不到两百分。夜深了,他望着夜空里的一棵大树,又想到了袁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你原来担心的那些事情,焦虑的那些事情,可能并不重要。因为你再焦虑也没有用!不如把眼下的每一步走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个脚印,最后,你会发现一片全新的风景!”丁子奇暗暗发誓,此时不博更待何时?此生入华清,绝不负恩师!

白天挥汗伏案,夜晚挑灯苦读,三点一线,丁子奇最后奋力的冲刺,以高出分数线六十几分的好成绩,被海口经济学院作曲系录取。

逐梦路上的小戒尺

高一的时候,肖锋因数学基础差跟不上课,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有一次,数学课堂上,他和往常一样心不在焉,东张西望。窗外的一飞过来的一只小鸟把他吸引住了,全神贯注地盯着窗外看。突然,“啪”的一声,他才回过神来。数学课郑老师拿着小戒尺走到了他跟前,“把手掌伸出来!”,啪!啪!”两响声,手掌心一阵火辣辣的疼痛,他的眼泪水都差点出来了。

“知道老师为什么打你吗?上课又开小差,下课到我办公室来!你想考大学,放弃任何一门课都不行。”从这之后,郑老师一直跟踪肖峰的数学学习。

肖锋出生于隆回县荷香桥镇,父母在广东打工,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小学在东莞市一家小学就读,学习很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因户口不在广东,不能考当地的高中,初一的时候,父母把他送回老家读书。

肖锋离开了父母,就像挣脱线的风筝,迷失了方向。他先是一阵窃喜,自由自在了,轻松好玩了,后来开始厌学,沉迷于手机游戏,成绩一落千丈。父母电话问他的学习情况,他对答如流:“爸爸妈妈你们就放心吧!以前我在东莞的时候成绩本来就不错呢!我的学习我自己知道,你们好好上班不用管我,妈妈身体不好,不要太累了”,就这样瞒骗父母!

初三毕业考试,他的成绩是班上倒数几名。同学们手拿录取通知书,有说有笑,向往着充满未知的高中生活。肖锋独自一个人坐在教室后排角落,郁郁寡欢,面临着落榜没有高中读。

这时,班主任刘老师邀来华清高中的孙梦苓老师见肖峰,经过一番了解和交流,孙老师同意肖峰去华清高中就读。临走时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有时候,我们会摔倒,会迷失,会走歧途,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找到正确方向,就会有希望!”于是,肖锋来到了华清高中。

肖锋的音乐基础好,领悟力强。华清了解到他的这一特长,读高一时就动员他学声乐专业。高二下学期,肖锋连续集训五个月。在此期间,张家彦老师不但悉心指导他的专业,还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的生活。模拟声乐专业联考,肖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肖锋不是保持状态,继续努力,而是沾沾自喜,开始骄傲起来。在上视唱练耳课时,也不忘玩手机,这一次惹怒了李老师:“本来以为你是个好苗子,好种子,谁知道你到关键的时候就掉链子。都已经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思玩手机。你能坐在这里学习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你这样下去,下一次视唱练耳考试你就上不了40分,你若是上了45分,我把你面前的这个作业本吃了!”

李老师的这席话击中了肖峰的内心,他想到了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顿时百感交集,羞愧难当。从这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废寝忘食,认真学习文化,积极主动练习专业,还暗自跟李老师较上了劲。天还没亮同学们都在睡梦中,他一个人就来到操坪练声;晚上同学们都睡了,他又独自一个人到操坪练习。经过这段时间的拼命训练,这一轮的视唱练耳考试,他得了50分。李老师高兴输了,输得高兴!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自苦寒暗香来。肖锋高考的专业成绩获得262分,文化成绩获得345分,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每当回首小学时的梦想,初中时的虚度,高中三年的拼搏,肖锋总会热泪盈眶,心存感恩!他会永远记得华清那把小戒尺,让他在逐梦的路上满怀斗志!

孔子曰:“有教无类”,老教育家陈鹤琴也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华清秉承“博学儒雅,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敢为天下先,不舍一学生”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孩子争做一粒好种子。我们相信,华清教育必将誉满三湘大地,实现华清名校赓续百年的宏伟目标!(作者:杨镇华,杨椅婷)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