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佳节 “大运之城”热度高 "最成都"生活人气旺
发布时间:2023-10-08 13:43: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乔沐今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全国人民出游热情高涨。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机票、火车票、景区预订量均创下近5年同期的新高,成都位居国内热门目的地TOP1。成都市文广旅局公布数据显示,假期前六天,成都市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82.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比增长132.5%。
欢乐喜庆的双节同庆氛围、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高品质的节日生活供给,“大运之城”在大运后再掀热度高峰,市民游客在这个假期感受到公园城市的万千气象,“最成都”生活俨然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幸福生活。
10月1日,“蓉宝带你游成都”走进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
立足特色资源推出多项活动
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
当前,成都正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旅游消费品质化、个性化需求加剧。成都文旅集团作为成都生活美学的创享者,积极推动旗下项目、景区融合时尚元素,创建游玩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提升旅游体验,致力让到成都街头走一走的游客,能尽情感受这座城市传承千年的幸福与安逸,领略现代成都的“万千气象”。
从“十二月市”唐风宋韵的少城街巷,穿越至“东华之上”沉浸式演出现场的古韵悠扬,再回到金沙国际音乐厅阶梯上“我和我的祖国”的壮丽乐章……诸多消费场景的打造,不仅让消费更为多元、更具体验感,还带动了场景内其他领域的消费。丰富的文旅消费场景和创新幸福生活产品,让烟火成都的万千气象“可观”、“可感”、更“可爱”。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最放松的状态,让身心来一场短暂的休憩。
“十二月市”IP人物形象亮相宽窄巷子
中秋国庆假期,“逛宽窄十二月市赏成都万千气象”的“十二月市”以时尚造景手法,再现成都历史文化中“唐风宋韵十二市”,更以文化为魂,营造了独具成都烟火气的全新消费场景。在这里,游客可以手持一张“交子券”步入繁华的成都传统市井,邂逅唯美灵动的“宽窄十二秀”微演艺和美食纷呈的“共创市集”。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首次推出的“十二月市”IP人物形象亮相宽窄巷子,这一文化现象引发网络热议,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东华之上”沉浸式演艺
东华门遗址公园首演的“东华之上”沉浸式演艺拉开“成都原点·千年之约”的序幕。历经了21个朝代的众生在明月阑珊,钟鸣罄声中梦回,打破了传统印象中遗址公园的的静谧。每一处演出,都是每一个历史的遗迹;每一段故事,都是历史文明的点滴。沉睡千年的历史,随着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区正式开放,也逐步唤醒。东华门遗址的挖掘,让尘封已久的“成都记忆”醒过来。这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遗存,将为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重要支点。
金沙国际音乐厅的室外阶梯音乐会
金沙国际音乐厅带来7场主题不同、风格各异的文化演出。在金沙国际音乐厅外著名的大阶梯之上,爱乐汇乐团现场演奏弦乐经典曲目、百人大合唱《我爱我的祖国》;蓉宝雨中快闪,唱响红歌喝彩亚运,点燃市民游客的爱国之情。心中的音乐与这座城市轻轻共振,点亮市民游客的文化艺术生活。
构建沉浸式文旅新场景
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文旅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以假日经济驱动的消费增长,不仅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市民游客逛宽窄巷子“十二月市”
“我们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科学配置新技术、文化价值符号、消费空间、消费活动等场景要素,有效培育了一批沉浸式文旅新场景,为拉动文化和旅游新消费提供重要支撑。”成都文旅文创投集团负责人介绍,用好大运会带来的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把握方兴未艾的街头漫步(CityWalk)旅游新风尚,中秋国庆期间,成都以更高水平更有特色的文旅消费场景和品牌形象,喜迎八方宾客,共同遇见最美幸福成都。
进入“Z”时代,场景正成为人们与世界链接的方式。随着文旅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沉浸式旅游产品以其独特的互动体验、情境和感染力,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一场别出心裁的演出,打破观众与演员的界限;一次身临其境的夜游,让人们在诗情画意中行走;一个古色古香的街区,让游客感受浓郁的历史文化……这个黄金周,成都沉浸式文旅新场景成为一大亮点,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游客虽多,但秩序井然,感觉很好。”成都宽窄巷子景区入口处,正在排队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李女士说。中秋国庆假期,文明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自觉行为。
“店铺每天的营业额比起平时翻了一番。”宽窄巷子商家泡泡玛特表示,场景火起来、文化活起来、人流旺起来、收入多起来。
优质的资源和精心打造的场景相结合,开拓出文旅消费经济新的增长点。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带走专属于自己的“成都故事”;收获一份来自人间烟火的美好与幸福!
市民游客在宽窄巷子欢度国庆
成都的烟火气,藏在了东华门遗址公园的演出里,藏在了宽窄巷子的诗意市井里,藏在了街头艺人的歌声之中;成都的热情,流淌在金色的音符里,挥洒在辛辣的火锅香气中,弥漫在宽窄的街巷间……“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为了这个双节最热门的旅游之选;而代表着成都人文历史和深具老成都市井生活气息的“烟火成都”板块,最受瞩目。据不完全统计,中秋国庆假期,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迎来开街以来最强客流,共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同比2022年国庆节增长1292%,同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362%;环比2023年五一节增长70.75%。
“搞好文旅产业,就是要创造更多的场景,既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也要结合自身的禀赋。”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认为,沉浸式文旅新场景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旅游休闲生活的新需要。近几年成都“三城三都”建设持续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成都大运会的溢出效应,也赋予成都文化旅游发展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