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地“搭台” 红色文化“唱戏”

发布时间:2023-10-10 16:51: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波 侯岚 | 责任编辑:房家明

——“中国红军第一村”研学游活动风生水起

“现在我宣布:为参加活动的各支‘队伍’授旗!”10月10日上午,四川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旷继勋广场。随着蓬溪县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文化总监王益一声“令”下,4面鲜艳的军旗分别被授到4名学生手中。

“继勋连”“英雄连”“战斗连”“怡生连”。4面承载“中国红军第一村”光荣历史的战旗,如穿越时空般传承到今天追逐“中国梦”的一代少年手中。

当天,来自四川遂宁市第二中学校的近800名初一学生,来到这里接受国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洗礼。

深秋的牛角沟村依然碧绿,雨后天晴空气显得格外清新。遂宁二中的学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依次来到当地的各个红色景点参观,解读先烈的英雄故事,追寻前辈的光辉足迹。

94年前的6月29日,我党地下党员、川军第七混成旅代旅长旷继勋,在中共四川省委军委的领导下,率领4000余官兵发动著名的“蓬溪起义”,在四川打响中国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枪声,在蓬溪县建立起西南地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起义后,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

几十年过去,今天的牛角沟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步伐,在红色旅游的引领下,已华丽转身“中国红军第一村”,并成为当地及周边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打卡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当天上午,参加国防教育的学生们,在领队的指挥下高唱《国歌》,有些稚嫩则洪亮的歌声在牛角沟上空飞扬,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们心中激荡。

“组织同学们来这里参观、进行国防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带队教师、遂宁二中一年级年级班主任陈波告诉媒体,在新华文轩遂宁分公司的支持下,学校组织新生来此接受国防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志向,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据蓬溪县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强介绍,今年8月初,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及共青团中央等5部委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后,他们第一时间在“中国红军第一村”举行了全国第六届研学旅行发展大会暨红色研学综合实践座谈会,遂宁市教育部门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国家五部委《行动计划》精神,遂宁二中闻风而动,今秋开学伊始就安排了此次国防教育活动。

旷继勋革命事迹陈列馆、红色记忆馆、农耕博物馆、红色书画院、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指挥部旧址、以及非遗文化博物馆,一个个红色景点、如同一个个红色的故事;近万件红色藏品,犹如一道道珍贵的历史记忆。

2019年,“中国红军第一村”开馆以来,除了接待大量的游客外,还逐步成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别是近年来,研学游活动在这里蓬勃开展,使这里逐渐成为遂宁市对外宣传的一张红色名片。

自2021年初以来,中国红军第一村共接待省内外各级主题党日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280场次;开展各类红色研学、专题培训学习290余次,开展蓬溪起义沙盘推演《暗夜惊雷》2600余人次,已为56.6万人次提供服务。

“3年前我就来这里做活,每天80元。”正在景区花园除草的64岁的村民夏凤英说,“中国红军第一村”落地牛角沟后,红色旅游为当地村民们提供了家门口挣钱的机会。牛角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勇直言:教育基地“搭台”,红色文化“唱戏”,牛角沟村借助“中国红军第一村”旅游春风,正大步行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李波 侯岚)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