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两化融合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3-10-11 16:30: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胡颖 | 责任编辑:房家明

近年来,新余市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持续加强与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先后出台了“数字经济三十条”、“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等政策举措,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主城区5G连续覆盖和所有城区千兆光宽带网络100%覆盖,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工业互联网锂电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全省首条开放智能网联无人驾驶公交测试与应用线、百度智能云新余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建成运营,赣锋“智慧锂电工厂”建设案例获“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优秀奖,“数智新钢”等30个数字工厂示范建设深入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两化融合贯标企业82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9家、上云企业17062家。江西省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五项关键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其中,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为82.36%,列全省第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1.39%,列全省第三;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77.14%,列全省第一;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为16.63%,列全省第四;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为21.05%,列全省第五。全市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产业数字化进程显著加快。

筑牢顶层设计基础。新余市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高度重视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先后编制出台了《新余市支持京东等龙头企业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三十条措施》《新余市加快推动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新余市开展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新余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的新余市发展数字经济领导小组,并将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发展等重点工作纳入对县区和市直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夯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了《新余市创评“千兆城市”方案》,持续推进5G基站建设,加快推进10G-PON设备及端口部署,实现“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3041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5.28个,5G移动用户占比达41.19%,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主城区5G连续覆盖,26个乡镇所在地区域实现5G网络覆盖;500M以上用户占比达37.18%,千兆光网家庭覆盖率达264.8%,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城区千兆光宽带网络100%覆盖;移动物联网用户占比达57.22%。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成立了新余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并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组织联通、电信、移动三家通信运营商成立5G实验室和5G产业互联网团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锂电云平台、带钢慧(区块链+带钢供应链平台)等行业云平台相继建成,市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和工业互联网锂电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工业互联网锂电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接入企业231家,累计注册量3750.5万次,累计解析量4.4亿次。

突出标杆引领示范作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智能制造、“5G+工业互联网”优秀场景案例。“数智新钢”和赣锋锂业“智慧锂电工厂”加速推进。新钢公司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赣锋锂业的智慧锂电工厂项目获得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优秀奖和江西赛区二等奖,沃格光电等4个企业的数字化项目获批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案例,剑安消防等3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第一批),万达美线业入选省级“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场景。

切实推进产业数字化。持续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开展“企业上云上平台”专项行动,大力推广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导入数字发展新理念。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上云企业17062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82家,数量均列四小市第二;新钢公司等19家企业获批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加快实施“5G数字工厂”和“机器换人”计划,依托项目提速智能制造发展,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组织专业团队入企入园区培训、优质服务商进企进园区对接,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系列活动,组织企业前往江西省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参观学习,召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态势感知平台推介会、产业数字化“十百千万”人才培训等10余场活动,着力消除企业“不想转,不敢转”的顾虑。新余市高新区、新余经开区、分宜工业园均入选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新余经开区5G产业基地入选省级5G产业基地;新余高新区入选“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

积极开展产业数字化普查。在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两化融合度评价工作专班,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水平评价工作。同时,每日在微信群通报县区及三大运营商的普查工作完成情况,对推进较慢的县区和运营商加强跟踪督促,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入企评价企业数量572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比率达96.3%,其中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等级处于基础爬坡档的占比为82.0%,处于集成提升档的占比18.0%。

构筑工业企业数据安全防线。组织赣锋锂电等14家企业开展工业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工作,推动赣锋锂业、沃格光电等5家企业工业领域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组织新钢公司、赣锋锂业2家试点企业进行数据安全自评估工作,及时整改相关安全问题。推广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产品应用。组织召开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态势感知平台推介会,邀请渝融云公司分享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有关知识及应用案例,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企业数据安全意识。截至目前,市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已部署探针50家,为59余家企业提供了网络安全服务,发现安全威胁3万余次,处置高风险安全威胁3000余次。(胡颖)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