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疙瘩”稳定一方,众埠镇给出平安建设“答卷”

发布时间:2023-10-13 17:32: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晓曦 | 责任编辑:乔沐

引言:一个曾经信访存量多、增量高的大镇,通过党委、政府创新平安建设机制,实现了“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和谐稳定目标。这个10万人口的大乡镇,是如何解剖矛盾纠纷和解决群众诉求这一只只“小麻雀”的!

▲镇领导热情接待来访群众

“老马,别急,先喝杯水再说!”“吴婶,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以后生活中有什么困难随时打电话给我!”立秋处暑之际,“秋老虎”攻势仍然凌厉不减。在众埠镇综治服务中心,众埠镇党委书记程春山和镇长黄兆军连续着日常的忙碌。虽然已近午饭时分,但他们依然挥汗如雨,耐心地和来访的群众“唠着嗑”。正是凭着这份耐心和真情,众埠镇近五年来赴京访由2019年153件降至2020年43件和今年的1件。“五连降”,直至清零,背后的“奥秘”不少。

“江湖武功唯快不破”。“三新”,是众埠镇平安建设新风扑面的“必胜招”。一是理念新,二是机制新,三是方法新。依托境内界首村红十军建军旧址等红色文化内涵,加强睦邻友好等新风创建,这是该镇平安建设理念的引领和提升。如果说三调联动、警调对接、诉前调解和微说事,是调纠机制创新的产物,那么,“网格员+调解员”和三支义警队等的助力,则是信访理念和方法的思变。建立科学调纠机制,严格调纠流程,才是这个乐平人口第一大镇治安局面实现“逆袭”的内外因和原动力。

全镇下辖3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个社区、3个林茶分场,197个自然村,2.59万户、10.3万人口,如一根根“毛细血管”,组成了众埠的宏阔架构。长期以来,受限于人口基数大、人员构成复杂等因素,信访等矛盾纠纷的调处困境一直难以突破。近年来,众埠镇党委、政府以一件件信访案件化解为突破口,在如何发现矛盾,如何调处纠纷上“双向发力”,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南山村微说事

亮点一:攥起调纠“组合拳”

当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等真正有效结合起来时,“三调联动”释放出的调纠威力可以大到惊人。在该镇综治中心室,统一的调度流转平台上,镇村组、司法所、法庭等如一只只勤劳的“啄木鸟”,及时“捕获”纠纷苗头,捍卫辖区稳定成果。37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覆盖了每一个社区。人大代表、乡贤达人、“五老”人员广泛参与,可以想象得到,众埠镇的人民调解这个“第一道防线”的阵容有多强大!

同时,警调联动机制的加持,有效地健全了调纠机制,充实了调纠队伍。众埠镇派出所是“1+2+3”多元调解机制的“发动机”。在该所,由1名民警,2名双方当事人和3名专业(行政、人民)调解员组成的调纠和会商机制,今年共接到纠纷、求助类警情535条,现场化解510起,实现警调联动案件化解成功率达到98%。

以法庭为依托,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联调联动的调解方式同样值得分析借鉴。在这里,邻里、土地、家庭婚姻等纠纷,先后通过“社会调解在前、法院立案在后”的解纷模式,得以化解。今年以来,诉前纠纷调解50余件,使同期民事诉讼立案数量下降达9%。

让我们透过一起积案化解,来揭秘该镇是如何具体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的。众埠某村民陈某一直有个解不开的心结,那就是他固执地认为村干部的违纪违法等问题。2019年,因非法上访、寻衅滋事获刑2年半,刑满释放之后,陈某成为“缠访专业户”。与他一样“访名远扬”的还有某村村民王某。此案不消,辖区无宁日!为此,众埠镇党委、政府以信访联席会议为抓手,对此类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进行具体分析和研判,综合施策,灵活运用“三调联动”机制,终使一桩桩诉求得以满足。

▲义警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亮点二:争当调纠“多面手”

在采访过程中,“网格员+调解员”、义警和微说事等“平安品牌”的创建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南山村偏居众埠镇东南一隅,与十里岗镇相接壤。677户、人口2773人。下辖双南、双北、南里、鲍冲坞、外邱、内邱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零散分布,治安工作难度大,矛盾纠纷多。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21年,村“两委”换届以来,依托共商、共治、共建理念,由老干部、老党员和老教师等“三老”人员组成的农民互助协会成了这个偏僻山村的新事物。大到移风易俗、矛盾纠纷,小到环境卫生整治,他们都成为一支中坚力量。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中,农民互助协会、各村妇女队长负责矛盾纠纷收集和上报。驻村干部和农民互助协会“接单”后,及时去化解。有特殊情况,需上级职能部门参与的及时上报到镇综治中心分流处置。如今,汇集700多位村民(每户代表)的“南山村村民微信群”,因为忙碌火出了“圈”。在群里,市、镇两级下派的包村干部,驻片片警,农民互助协会成员和每户村民代表实现了“零距离”互动。把烦心事、糟心事敞开心扉说出来,把自己的诉求表达出来,这个微信群成为南山村村民们最信赖的民情表达渠道。市、镇、村干部把矛盾纠纷解决过程和结果,发到微信群里,让全村人知晓并评价,确保公平公正。内邱村孙某与方某因早稻放水产生纠纷,一直以来,两家共用一条灌溉沟平分放水。但中饭过后,方某迟迟没有看到水到田里,就到上游查。当发现孙某筑坝放水后,立即火冒三丈,把拦水坝全部推倒,使得孙某田里的水往外倒流。孙某发现后非常恼火,双方引发纠纷。争吵过程中,方某趁孙某不注意将他推下了沟。这一幕被旁边的村民拍下视频并发至南山村微信群。很快,平息当时双方的冲动,反复劝架,双方调解等信访流程启动。这场剑拔弩张的邻里纠纷,最终以双方平分放水,方某向孙某道歉,并赔偿50元而火速平息。

在调处纠纷时,义警队和网格员的故事同样精彩。如今,众乐、德武、星火3支义警队里44名义警,已经成为众埠镇信访调纠的“拳头品牌”。这个依托志愿者协会、德武武术学校和商户、超市建立起来的信访队伍活跃在众埠镇千家万户。作为禁毒、防溺水、遏制高价彩礼等宣传的“急先锋”,他们在辖区和谐稳定中的精彩故事轮番上演。

众乐义警队在日常巡逻时发现,众埠镇叶水桥村民马某与张某、马某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当时双方情绪激动,一场突发事件如在弦之箭,一触即发。此时,义警队队员果断出手,现场予以制止,控制事态发展。之后,众埠派出所民警和众乐义警队队员联动,多次耐心调解,镇综治中心平台引导分流到镇司法所。在司法所、镇村干部等多次调解下,双方的怨气和戾气全消,纠纷得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原来,通过用心剖析、分析这一桩桩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用法、用理、用情探索总结创新调纠的机制和方法,这才是众埠破解平安建设难题给出的“答卷”。(图文:李晓曦)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