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旅游新业态 将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打造成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23-10-16 15:27: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丁可在国家级森林公园中,观音山海拔不高、面积不大,自然风光虽然秀丽但也不居前列,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是一座城市人抬头就能看得到、拔腿就能来得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首家民营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天然氧吧”。作为集森林康养、文化体验、网红打卡、姻缘许愿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近年来,观音山公园的游客每年达百万人次以上,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超1500万人次。
据了解,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村,原本为樟木头镇石新村村集体林场,大部分面积都是植被茂密的荒山。1997年,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村村委投入资金筹建公园,因当时旅游业不发达,以及人才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无法继续经营。1999年11月,经樟木头镇石新村村委会多次邀请,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淦波开始建设观音山。2005年12月,观音山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命名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2010年,园区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认证,从昔日的荒山变身为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的国家森林公园,这是广东观音山森林公园的华丽转身。
多年来,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生态保护为基调,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绘制了东莞市中的生态绿洲,打造了一个广受各界文人喜爱的文化旅游胜地,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放松休闲的后花园。
东莞观音山景色秀美,森林广袤,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优良的养生之所。山水相依、森林密布的自然风貌造就了它清凉属性。园内繁衍着近千种野植物和300余种野生动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健康养生创造了良好的天然条件。
观音山完备的基础设施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6.8公里的吉祥路,既可观景也可休闲健身,不仅可以静心,还能“洗肺”;景区内古树博物馆、揽秀台、观瀑台、许愿池、五福林、吉祥苑等景点,为游客带来森林旅游深度体验。观音山每年举办各种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通过森林徒步、森林露营、丛林登高、万人相亲会等形式,吸引广大游客走进生态自然,体验休闲自然生活。此外,观音山也努力打造鲜明特色的亲子研学旅游品牌,积极开发“旅游+文化”模式和旅行线路,为学生团体呈上完美的旅游学习体验、激发青少年爱护自然情怀的最生动教材,并有效进行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
粤港万人相亲大会、万人登山大赛、健康文化节、音乐会等活动成为观音山独具特色的形象名片。据介绍,始于2009年的全民健身万人登山大赛每年在8月举办,每届参赛人数都达上万人。该赛事已经逐渐转化为广东省的品牌登山活动,也逐渐成为东莞推广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国东莞观音山健康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15届。每届健康文化节都有不同的主题,吸引各界人士参加,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消除山体滑坡隐患区域的安全隐患,园区还对土质进行了改良,并多次栽培地被植物保护土壤,定期派专人对树木展开线松虫、白蚁防治等工作。此外,公园开展森林经营,培育花卉苗木,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项目,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实现林农和村集体增收。同时,公园依托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寒暑假等,面向游客及各地中小学生开展博物馆参观、植树、认养树木、生态环境知识科普、研学旅游等活动,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弘扬生态文明。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的城楼墙上,有一副“观音山上观山水”的上联。园区曾在2015年以一个字十万元征集下联,6年间,投稿量近20万句,但至今仍未征到符合联律的下联。2023年,管委会再次举办征联活动,并将奖金总额提高到108万元。
接下来,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将努力建设成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标准的风景名胜区,打造中国最大森林公园康养基地,持续打造文化名山。同时,公园依托生态资源,积极探索森林养生、森林体验、森林康养等健康旅游新模式,加快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森林旅游新业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