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企业代表话税收:“春风”凭借力 陶瓷产业变革求新绿色转型

发布时间:2023-10-16 16:39: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孙庆云 赵雨璠 | 责任编辑:丁可

孝水之畔,鲁中小城博山区因瓷而兴,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座土与火交融筑就的瓷都,目前拥有陶瓷产业200余家、省级以上陶瓷大师50余人、从业者万余人,陶瓷产品销往国内27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传统手工陶瓷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国家税务总局淄博市博山区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主动揽下“瓷器活”。

博山区生产陶瓷已有近6000年历史,千百年来,泥巴作原料,加工靠人力,而如今,智造转型让博山绵延千年的窑火燃出了“科技感”。

走进山东华浩陶瓷有限公司,淄博市博山区工商联合会副主席、山东华浩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永刚介绍道:“这边是保留下来的一条旧型窑炉,炉内每一面有不到20支喷枪,产品性能和产量都不稳定,2022年以来企业享受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共计38万元。我们把这笔资金投入技术改造,改造后的新型窑炉喷枪减少了一半,通过测算大约提高了30%的效率,相当于节省了三分之一的能源。”为更好助力陶瓷产业智造升级,博山区税务局成立专家服务队,调研走访陶瓷企业,主动辅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为企业进一步改进工艺注入活力,推动税费优惠从“纸面”到“账面”。

骨质瓷深受许多高档酒店的青睐,但因易碎、成产成本高使得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自从用税收优惠节余的经费进行技改提高了效率,营业额也大大增加了,我们每年拿出营业额的4%到5%用于研发投入,企业特别研发的镁质骨质瓷成本是原来的60%,却保留了骨质瓷的外观和造型,一上市就很受市场的欢迎。”蒋永刚说。据了解,在税惠政策的加持下,山东华浩陶瓷有限公司的创新产品获批十几项专利,其中,公司在2021年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梭式窑烟道装置技术,可节约天然气30%左右。同时作为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地域品牌使用单位之一,参与了镁质强化瓷瓷器国家标准和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在传统赛道上跑出了别样加速度。

税惠“春风”常吹,企业行稳致远。博山区税务局采用“直联式”税务专员服务,与山东华浩陶瓷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企一员’常态化直联机制,在一对一辅导下,2022年企业享受到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3万余元。“为了更好的节能降耗,实现高质量转型,我们不仅用节省资金改良自动化生产车间,还用以培训高质量人才,积极组织南北技术交流学习,引入南方的经验和先进管理理念。税务部门的‘全链条’服务,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今年产品销量非常好,订单已经排到三个月之后了,预估今年的产值可以达到2000多万。”蒋永刚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博山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精准落实陶琉产业税费优惠政策,总结成功经验,用于其他博山特色产业涉税费服务,找准“税惠助推瓷旅融合”这一发展切入点,以产业升级带动建设富强优美活力博山,谱写制造古镇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孙庆云 赵雨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