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旧城镇:菊乡菊农话菊梦

发布时间:2023-10-17 10:15: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明 陈宇 | 责任编辑:房家明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预知却老延年药,百草摧时始起化。”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描写菊花的诗,不仅写出了菊花的美丽外形和品性,还写出了菊花可入药的功用价值。

image.png

来到旧城镇,多种颜色、连绵成片的菊花在微风中怒放,将大地装扮成五彩斑斓的地毯,让采风游客们惊叹不已。走进村庄道路两侧簇簇菊花竞相绽放,千姿百态。菊花园内,菊花仙子、菊花巨龙等栩栩如生,成为游客合影留念的绝佳取景地。

产业是脱贫之基,但如何培育特色产业,盛新村一直没找准路子。在旧城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帮助乡亲们打开了发展眼界。进市场,访茶农,一路走,一路看,通过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亳州市谯城区、利辛县纪王场乡等知名菊花茶产业基地考察,盛新村人第一次认识到“不顶吃、不顶喝”的菊花竟有如此可观的效益——每亩地收入能达2万余元。

image.png

采摘菊花。把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后,盛大姐在享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在家门口挣上了“薪金”,彻底摘掉了“穷帽子”。像她一样,仅盛新村就有20多位村民常年在菊花产业园务工,年均收入达1万余元。“从育苗、锄草到管护、采摘,基本上常年有活干,一年能挣小两万块呢。”9月20日,盛新村菊花产业园内,55岁的盛大姐正忙着采摘菊花。把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后,盛大姐在享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在家门口挣上了“薪金”,彻底摘掉了“穷帽子”。像她一样,仅盛新村就有20多位村民常年在菊花产业园务工,年均收入达1万余元。

image.png

环境美、产业强还带来了精神美。近年来,盛新村先后成立了敬老服务队、老年就餐服务队、老年文体活动文化团等组织,经常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提升了村庄治理水平。把菊花文化元素融入村庄建设,盛新村在做好菊花种植、加工基础上,按照“不填塘、不砍树”的原则,保护好乡村自然生态,让人记得住乡愁,实施了村庄绿化、坑塘治理、道路硬化、墙体美化等50多项建设工程。

据了解,今年盛新村将举办菊花节,旧城镇将邀请多名菊花方面知名专家将赴旧城镇考察、座谈、授课,为我镇菊花产业下一步发展壮大“把脉”献计。(陈明 陈宇)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