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名师话生本 以研促质论课堂

发布时间:2023-10-18 10:37: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马艳萍 | 责任编辑:房家明

——阆师附小开展“生本课堂”校本化体系构建研讨活动

“建设教育名城、促进优质均衡”,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作为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围绕市教科体局总目标,如何发挥好领航作用?聚焦课堂,力求课堂教学高人文、高质量、高效率。10月16日,阆师附小特邀请四川省刘晓军工作室刘兴玉工作站的三位专家来校,就“生本课堂”校本化体系构建开展了研讨活动,洪山中心校、鹤峰中心校、扶农中心校三个联盟学校代表和阆师附小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研讨。

研讨活动在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蹇毅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帷幕。蹇校长向外聘专家和联盟学校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参加活动的教师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希望大家研有方向、学有所获、践有效果,积极构建“生本课堂”校本化体系,更大化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益。

同课异构话生本

以生为本,以学为基。“生本课堂”和“自导式教学”异曲同工,最核心的思想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让参与研讨的老师更形象直白的探寻异同,找到“生本课堂”理念中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精讲精练”怎么在课堂中落实?阆师附小青年教师李佳和专家组成员吴娟为大家呈现了同课异构《书戴嵩画牛》。课堂中,两位老师都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积极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师生关系的人文课堂,导在关键,关注每一个个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尤其是吴娟老师的一个“拊掌大笑”把课堂点燃,一次“杜处士”“牧童”“苏轼”的角色体验把课堂激活,一罐“红牛”的广告把课堂拔高拓深,让观摩教师惊讶之余心生敬佩,真正找到了激活课堂、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为主动探究学的良方妙法。

专家讲座论课堂

美美与共,美而不同。课堂实践中,我们究竟怎么灵活运用“自导式”教学方式,积极构筑生本课堂,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化呢?专家组陈敏老师以《自导赋能,提升课堂效能》为题,就“什么是‘自导式’教学”、“先学后导,自主互助”的核心概念、“一案四单三段九环”的教学流程向大家作了介绍,并结合多个课例,与大家分享了“自导式”教学心得:依标扣本,精准定位目标,设计学习活动;依托预学指导单,指导学生精准预学;精准检测,检测课前预学情况;精准释难,突破重难点;精准训练,巩固课堂所学。

讲座紧紧围绕“精准”二字,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学作业的布置要更加精准,预学检测必须落实,才利于学生习惯的养成;对文本的解读要更加深入,才能在精准释难环节做到游刃有余;要认真践行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要聚焦学生何以学会。

听完讲座,老师们深受启发,并纷纷表示,将学、思、行有机结合,用好“自导”杠杆,全力构筑生本课堂。

点评互动释疑惑

上课是画龙,评课是点睛,龙因点睛而腾飞。工作站领衔人刘兴玉老师就两堂观摩课作了公正、客观地点评,有优点,有不足,有有“自导式教学”和“生本课堂”两种理念在课堂的异同体现,更有“自导”建议:预学指导要有梯度,预学检测要有反馈,精准释难要有支架,通过“自导式”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点评中,郑晓华、邓玲和赵雯等老师积极参与互动,紧紧围绕生本、自导、效益三个话题,抛出疑问,专家释疑解惑,一问一答,经验分享,心得交流,研讨气氛热烈而精彩,运用“自导”构筑生本课堂的操作要领更加清晰,与会老师纷纷誓言: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锻炼学生语言运用、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撑一支自导的长蒿,向语文最深处漫溯。运用“自导”构筑“生本课堂”的新种子已播撒在心田,阆师附小全体小语人必将磨练内功,反思重构,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和自导式教学能力,聚焦核心素养,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为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努力贡献智慧和力量!(马艳萍)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