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深圳龙华书写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10-25 16:16: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房家明程序员是信息时代的拓荒者,是科技创新的驱动者,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根本,聚集度和活跃度直接体现了产业发展的前景。10月24日上午,2023深圳·中国1024程序员节开幕式暨主论坛活动在深圳市龙华区举行。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周平、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处副处长陈古典、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祖平、龙华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徐志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出席开幕式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结束后,软件生态企业代表与龙华区进行了合作签约,开源社区发展提质行动也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龙华区人民政府、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开幕式上,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数字产业服务处解读了《深圳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政策》。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预发布《龙华区支持软件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最新研判:规模优势持续得到发挥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软件是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对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聚焦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的重要领域,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软件园区,加快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上展现深圳的担当和作为。
作为软件领域的国家级高端智库,国家工信安全中心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深圳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进示范和引领作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周平在开幕式致辞中对软件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三个方面的研判。
一是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全球最复杂的应用场景优势,持续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新兴技术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我国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的进程加速。2018年以来,我国加快在补齐相关的短板弱项,拉长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长板优势,已在超前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等领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三是深层次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改变产业发展格局的态势明显。
在周平看来,没有我国市场持续提供利润支持,没有我国复杂的应用场景反复锤炼,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软件和高端工业软件,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水平。周平说,我国企业充分借助国家政策和市场优势,打造了微信、淘宝、抖音等全球引领级的个人应用,以及金融、电信、电力等领域的企业级应用。从近年来国家在软件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省市的一系列重大行动举措来看,我们的优势将持续得到发挥,产业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软件产业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22年产业规模突破10万亿,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5万家,对GDP的贡献持续上升,全国主要城市的软件产业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
筑巢引凤:围绕“链主型”企业靶向招商丰富软件产业发展生态圈
梧桐枝叶茂,筑巢引凤来。龙华区近年来用一流的营商环境、细致的企业服务栽下了枝叶繁茂的“梧桐树”,吸引了无数优秀企业落户龙华。尤其重视提升软件生态企业的招引能级,以算力资源吸引软件生态企业集聚,围绕“链主型”企业引进上下游企业靶向招商,极大丰富了龙华软件产业发展生态圈。
软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龙华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徐志斌在致辞中表示,去年以来,龙华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覃伟中市长的指示精神,重点建设数字经济软实力,打造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示范区。截止目前,龙华区已拥有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深算院等一批创新机构,汇聚了美团科技、迈瑞软件、汇川技术等一大批重点企业,与华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技术创新、信息安全等领域深度合作,初步形成了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以及云服务产业生态体系。
目前,深圳将重点打造6大软件产业集聚区,龙华区将打造数字经济核心区。徐志斌介绍,截止到今年8月,龙华区规上软件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产业发展同比增速超过10%,已经位居全市第二位。下一步,龙华区将以全面提升软件产业链发展水平为关键,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工程,重点支持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一批核心软件技术,实施软件名园示范工程,培育打造一批综合类、专业类软件名园基地,实施产业生态培育工程,制定软件发展的各项专项政策,建设开源产业生态社区,为深圳打造中国软件名城提供关键支撑。
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邹晓乔在解读龙华区支持软件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时说,作为数字经济先行区的龙华,历时三年,实现了由数字经济先行区向核心区的蝶变。从一站式数字赋能到数字化转型样板示范,从载体支撑到人才认定,从政策体系的发布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出了深圳市系统性最强、覆盖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的数字经济的政策体系,涵盖了10大产业领域、20个政策、200多个条款,超30亿的预算。不断完善数字经济的产业生态,全力助推深圳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邹晓乔同时透露,龙华区将加大对软件企业的产业空间资金扶持,对重点软件龙头企业和软件上市公司的用地空间也将优先保障。
大咖对话:把脉龙华数字经济发展新方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圆桌论坛环节,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共同把脉龙华数字经济发展,为龙华区书写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建言献策。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软件所所长潘妍看来,龙华区有较大的制造业规模场景,应该抓住区内的制造业产业特色,比如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装备等,以串珠成链的方式,用需求拉动数字经济和软件产业的迭代升级。潘妍同时认为,生态型企业应该有拥抱开源和发展开源的意识,有赋能伙伴、发展自己的意识。同时承载生态就要有相应的园区,在这个物理区域边界里头,应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效益,来打造生态。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表示,龙华具备了数字经济的基础,具备了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基础,要想再上一个台阶,应该从应用现代化的角度,来规划我们的产业、目标和方向,使我们的发展更加快速。付晓宇解释道,所谓应用现代化,就是要在原来数字化的基础上,使用最新兴的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这就叫应用现代化。具体到当前来说,要用现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等来提高生产效率。
华为云工业仿真云服务产品总监袁勇、深圳市三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小彦、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业软件投资部部门召集人王博从企业角度对龙华推动数字经济核心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的建议。大家认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成长阶段都有差别,但是大家对数字化转型的诉求是类似的,政策引领是一个很好的触动,这个催化剂会加大企业转型的意愿度,同时能够更好地规避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其次是人才,任何产业的发展,要靠人才,要他们愿意沉淀,愿意深耕在龙华,这样这个产业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此外,企业代表们认为要强化政府的职能,包括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很多软件出来之后需要一些类似示范性的工程,政府这边可以拿出一些应用场景实验。他们认为,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后,从0到1的过程经常看到是一个市场化失灵的状态,这时候更需要政府发挥它自己的作用,帮助企业渡过这个阶段,当然也包括营商环境的打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也都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这些打造好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俞大鹏作为量子计算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为参会人员分享了主题演讲《高质量发展量子计算赋能第四次工业革命》,从量子力学的建立、三个驱动力、国内/国际最近进展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揭开量子力学神秘面纱。
在主论坛期间,华为、腾讯等国家级智库专家从国家层面、专业技术角度对深圳及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的软件发展进行主题演讲,将整个活动带入高潮。龙华区将以举办此次活动为契机,以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算力资源、优渥的政策条件吸引广大程序员和软件生态企业集聚,为软件产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