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3×3”,用心搭建代表委员“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3-10-31 11:38: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侯飞燕 雷飞飞 | 责任编辑:乔沐

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规范联络机制的“三化”建设,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三层”建设,搭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三平台”建设,实施“3×3”工作模式,推动检察工作与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实现代表委员联络工作规范化、多元化、实质化。

借“三化”建设之力提升联络工作水平

准确定位,联络工作规范化。为防止“一访了之”的现象,经院党组研究决定,成立联络代表委员工作领导小组,把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深入总结经验,及时研究问题,形成检察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统筹协调、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联络工作格局。结合代表委员相关情况和本地实际制定好全方位、广覆盖的年度工作计划,强化代表委员联络的针对性。目前,辖区内自治区、市、旗人大代表当面联系率达100%。明确分工,联络工作常态化。为将责任机制落实到位,找寻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热点,为各级代表委员“量身定制”联络方式,分类别个性化定期开展联络活动,对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建立台账制度,明确办理时限,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建章立制,联络工作制度化。建立分区化走访制,将代表委员进行分区化管理,采用院领导带队分区座谈和重点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一对一征求意见。采用“三面”对症下药,对代表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及关注的案件,做到办理前见面,详细了解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提出的背景,确保办理工作精准高效;办理中见面,一并商讨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所涉及问题的解决途径或办法,保证办理工作及时;办理结果答复后再次见面,征求代表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不足之处整改落实,确保办理工作落实到位。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办结率、答复率和满意率均做到百分百。

借“三层”建设之力发掘联络工作特色

强化企业代表联络,优化法治营商环境。针对企业家代表委员,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法治难点、痛点和堵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结合检察职能作用发挥和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帮助企业深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切实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强化乡镇代表联络,服务乡村振兴发展。采用乡镇服务网格化管理,加强与旗内乡镇嘎查村社区的各级代表委员联络,建立联系合作机制。依托代表委员的监督支持,主要围绕群众关注的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及农地征收征用、乡村规划建设和其他农村牧区焦点问题,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协调后,选派人手,通过结合司法办案与代表委员共同开展调研、法律宣传、以案释法等方式,推动乡村振兴措施落实到位,成为引领农村牧区尊法、守法风尚、建设法治农村牧区的“新引擎”。强化机关单位联络,关爱困难群体。针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群团组织负责人等各级机关代表委员建立代表联络工作群,通过日常发布相关信息与机关代表进行沟通联络,在单位内部建立线索移送机制,排查司法救助线索,重点关注困难妇女、残疾人、退役军人、未成年被害人,成为困难群体办实事、解难事的贴心“娘家人”。

借“三平台”建设之力创新联络工作方法

搭建互动交流平台,营造快乐联络氛围。依托公益诉讼品牌文化长廊和公益诉讼快检实验室等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走进代表委员的内心世界,强化心与心的交流沟通。在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展示检察人员风采,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搭建检务公开线下平台,提升司法公信力。“两会”期间,主动将检察机关工作报告制作成检察宣传画册发放到每位参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中,将检察机关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活动纳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视线,让代表委员深度了解,增强对检察办案的深入了解。通过举办检察公开听证会、主题活动日等活动,邀请代表委员直接参与监督工作,切实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检察工作各环节、全过程。搭建司法智囊平台,提供服务检察发展决策。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在熟悉司法实务和不同行业的代表委员中选聘特约检察官助理和“益心为公”志愿者,通过组织开展专项座谈会,听取其对检察机关发展规划、队伍建设、司法办案、争先创优、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上门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提高群众满意度。

代表联络是一项常干常新、久久为功的工作。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将全过程把人民民主更加深度融入检察实践,以人大监督助力破解检察发展难题,着力推进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全旗“四区”建设!  (作者:侯飞燕 雷飞飞)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