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同心协力 构建育人新样态

发布时间:2023-11-09 15:26: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弓书玉 | 责任编辑:房家明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学校、家庭、社会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构建立德树人新样态。

一、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构建系统化育人体系。

学校遵循“兴发”教育哲学,在“兴德砺志 奋发有为”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聚焦学生发展,构建家校社立体化育人课程。融通校内外资源,整合优势力量,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好的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image.png

参观黄河下游河道示意模型

名师大讲堂,发挥教师特长。学校在落实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中,依托教师特长,自主开发经典文学课程、数学启智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跨学科融合构建大课程体系。

家长讲师团,调动家校共育。学校开展“家长讲师团”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不同职业资源优势,结合自身专业技能和特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技能、拓宽视野、增长能力、提升素养的渠道。

 image.png

家长讲师团

专家进校园,绘制育人蓝图。学校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邀请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作家、河南省篮坛功勋教练、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州人民医院专家等来到学校,实现学生与专家的近距离交流,感受专家魅力,点燃学生“科技梦”、“作家梦”“体育梦”......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社会大课堂,实践体验成长。依托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院等社会资源,把学校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为学校课程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发挥家庭主体作用,建设高效能家长学校。

一是依托三级家委会机构,完善协同共育机制。学校构建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成立文二“教育.家”共同体,家委会全面参与学校教育治理,观摩学校大课间、品尝学生午餐、参加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记录参与感悟、提出改进意见、建议等。学校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家长”,辐射带动更多家庭。

二是打造多元共育活动平台,促进家校社共育。学校搭建家校社沟通平台,完善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开放日、家访等工作机制;开展家校廉洁书法比赛、亲子阅读、评选书香家庭等活动;组织家长、社区参与学校劳动课程、运动会、六一文化周等。家校活动搭建了学生与家长、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

image.png

   家长开放日座谈会

三是提供专业家庭教育指导,推进良好风貌建设。学校挖掘校本资源,借力社会专家力量,多层次多维度开展家长课堂,线上线下结合,为成长中的家庭提供高效能的专业指导,最大程度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使家庭教育更加丰富、更加协同。

三、发挥社会支持作用,挖掘全覆盖社会资源。

近年来,学校将育人工作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构建“学思践悟”育人大格局。学校目前建立教育实践基地30多个,涵盖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综合实践、法治教育、文化场馆、科技场馆、博物馆等,逐步完善全域化育人地图,将育人工作“搬到”广阔的天地间。

特色课程中“学”传统。结合地域优势,学校开发了“戏曲雅韵”校本课程。戏曲进课堂、戏曲嘉年华、戏曲夏令营、戏曲擂台赛、邀请“戏曲名家”走进来,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区比赛中走出去,在广阔的舞台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image.png

家长廉洁书法展

沉浸体验中“思”做人。围绕“安全主题”,学校组织开展了特警入校园、蓝天救援队、参观网络安全科技馆等系列主题活动。从个人安全、社会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角度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和育人同频共振。

场馆教育中“践”行动。参观黄河博物馆,了解千百年来黄河的河患治理以及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远景规划;参观国家粮食库;了解国家粮食安全储备制度,结合学校午餐课程,对学生进行“节粮惜粮”教育活动。

image.png

走进金水区法院

红色足迹中“悟”精神。组织参观郑州市档案馆,了解郑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参观二七纪念堂、二七纪念馆,让红色主题教育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教育学生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将继续秉承家校社共建、共享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 弓书玉)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