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大桥乡:党建执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3-11-09 16:11: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晨曦 | 责任编辑:房家明近年来,尉氏县大桥乡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以党建引领为根本,立足乡域实际因村施策发展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发挥区位优势狠抓项目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健全保障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脱贫提质增效。以党建为引领,绘制农业、工业、巩脱“三幅图”,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农业产业致富图”——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为着力点,采用“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连片开发、务工就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观光农业、订单农业,探索建立产业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当地闲散劳动力就业,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已基本形成“两带一园一区”产业发展方式:壮大传统产业,全力打造以十里铺、周庄为中心,沿尉鄢路6公里的优质葡萄发展产业带;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全力打造以岗刘、通院为中心,沿尉蔡路5公里的肉羊养殖及深加工经济带;以大槐树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粉条为依托,流转土地5000亩种植红薯,整合4家粉条加工厂,组建粉条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园。以马庄为中心,建成1000亩大棚、陆地蔬菜生产、市场交易“三位一体”的集体经济综合试验区。强力推动“三变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乡30个村6万余名群众完成股权认证,成立经济合作社30个,综合利用集体土地500余亩。
“工业经济提升图”——项目是发展的引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围绕全县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进行项目招引,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开工。先后成立了众邦农贸市场项目、郑州理工职业学院项目、文廷雅苑项目、大红门二期项目、鑫晟棉业项目、尾水湿地公园项目等6个工作领导小组,清障土地1475.756亩,涉及全乡7个村,目前所有项目清障工作已全部完成。立足区位、锐意进取,全力推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明确了“书记亲自抓、副职直接抓”的招商工作模式,切实抓好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共外出招商三次(成都、北京、常州),新招商引资项目13个,合约投资总额约32.66亿元,已投产项目4个,7个项目在建,在谈项目2个。
“巩固脱贫提质图”——把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作为预防和解决返贫问题的关键举措来抓,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效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动态监测不放松。成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共筛查农户11178户52188人,核查“十类户”重点群体农户247户1027人,新识别监测对象3户11人,风险消除监测对象3户9人,认定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1户2人,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事件的发生。二是提升产业不动摇。积极探索“党支部+电商产业园+特色种植”模式,延链补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丰富村级经济业态,持续稳固带动群众走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子,形成集体收入良性增长机制。三是成果巩固不松懈。183名学生受到教育资助,隔断贫困代际传递。51户困难群众通过小额贷款,走上创业致富道路。97名贫困群众依托公益岗位帮助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成效更加稳固。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下一步,大桥乡将牢记初心、勇担使命,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加强就业创业致富,工业经济反哺乡村配套设施建设,融合农业产业工业提升巩固脱贫成果等措施,全力打造“强工强农”新高地,奋力开启“最美生活看大桥”新篇章,以实际行动检验主题教育成果。(通讯员:李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