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抓 巧抓 齐抓洪江市全力破解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整治“密码”

发布时间:2023-11-10 16:59: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舒向毅 向莲 | 责任编辑:乔沐

行驶在怀邵衡高铁线的洪江市境内,但见两边绿树成荫,青翠欲滴;秋高气爽,负氧离子充沛;偶见几处民宅,青瓦飞檐,花红果黄,屋在林中,人在绿中,炊烟笼桔柚,秋色染梧桐。经过此段,既有“不慕天堂不羡仙”的惬意,更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感。这是洪江市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整治中,聚焦的“四个三”,赋能高质量,打好组合拳,融汇共振力,打造出“安、畅、绿、美”铁路环境亮丽风景线。

一、坚持“三个到位”,确保责任上手上肩

1、敢想敢干敢担当,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向青松为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分管副市长、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为副组长,20个单位及沿线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人民政府,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政府办一名副主任任常务副主任。市编办专门增加2个编制,为整治办选配了两名工作人员。同时,从相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12人,在整治办集中办公。整治办制订了《洪江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印发了《洪江市普铁安全环境隐患整治重点》、《双段长责任制实施意见及分工明细表》、《洪江市铁路沿线综合整治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洪江市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综合治理追究制度》、《洪江市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综合治理应急预案》,制度体系和相关机制的建立,确保工作开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2、有力有为有保障,确保资金支持到位。市财政按日常工作经费,办公宣传经费,专项整治经费,工程建设经费分门别类进行预算,2023年已安排经费2000万元。同时,做到“三个保证”、“三个优先”,即财政预算经费保证整治工作不留缺口,财政预算经费保证整治工作新增因素不留尾巴,财政资金调度保证整治工作经费不拖欠;整治工作优先纳入财政预算,优先调度资金,优先按时拨付。另外,为整治办专项划拨经费,配置了电脑、测量仪、办公桌椅及相关设备设施,配备的器材种类齐、标准高、设施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重奖重罚重处理,确保奖惩措施到位。为保证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治理顺利实现目标,我市制订责任追究办法及奖惩办法,印发了考评细则,同时将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机关单位、乡镇的大绩效考核,列入市平安建设考核体系。明确规定,考评的先进单位及乡镇可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奖励加分,给予在群防群治中有功群众奖发奖状并给予奖励;同时,因失职、渎职导致铁路安全环境遭受破坏或事故灾害的,将进行约谈、批评,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另外,我市明确规定对表现优秀的二级段长在晋级晋升中优先考虑,优先提拔,对优秀的三级段长享受村委会人员待遇,破格按程序录用为事业编制人员,目前,我市有一名优秀三级段长,已被破格录用为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另有2人正在考察之中。

二、用好“三支队伍”,确保宣传有力有序

1、抓热度,用好“专职队伍”,唱响主旋律。洪江市铁路护路联防队是我市特有的一支以爱路护路宣传、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主要职责的专职队伍,由铁路企业职工,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地方公安和铁路公安,乡镇村相关人员组成;护路区段为焦柳线和怀衡线在我市境内的区段;为充分发挥专职人员的作用,市整治办在“强基础、明责任、务实效”上下功夫,先后开展各类培训18次,联合铁路开展实地演练3次,切实提升了队伍的政治素养,工作作风及业务水平;完善工作职责,采用多元化宣传方式,利用微信、网络、电视台、微洪江、电子屏、村村响、校园广播、标语、墙报等新老媒体进行宣传引导,爱路护路群众知晓率达96%,重点户宣传率达100%,全市排查安全隐患200余次,营造了铁路安全良好环境。

2、抓深度,用好“段长队伍”,提高精气神。目前我市实行地方与铁路企业“双段长”责任制工作机制。洪江市总段长为分管副市长,铁路企业有四个区域的车务或工务段长为副段长,沿线的乡镇、村及铁路工区均有二、三级段长。市整治办坚持“选优、配实、好用”的原则,共配备了44名段长。为充分发挥各段长地段熟,人缘好、近方便的优势,市整治办搭建了联防工作信息平台,统筹各方资源,同时由市政法委牵头,组织地方段长,专职护路队、铁路派出所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隐患排查全过程通过信息群运行,真正实现了联动效应最大化,让数据多跑路,让工作人员少跑腿。2023年信息群共发布各类安全隐患150条,由地方段长协调参与解决的安全隐患就达142条。其中江市镇黄纯亮房屋被铁路山体滑坡落损坏,黔城镇邓先民的马匹跑入铁路两案,在地方段长的积极配合下,均在三天内将问题圆满解决,得到群众的高度赞许,有效地遏制危车事件的发生。

3、抓广度,用好“群众队伍”,扩大影响面。群众队伍是看路护路的重要力量。我市整治办通过发动广大学生、调动机关干部、动员沿线乡村村民、发动退休干部职工、广泛吸纳志愿者等多种举措,全面升级看路护路阵地,壮大兼职宣传员队伍。在沿线学校开展了看路护路讲座、巡回画展、手抄报,“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以弘扬“铁路文化”为契机,率先吹响了看路护路集结号,2023年开展铁路看路护路主题党员活动2次,参与党员达820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转发宣传链接500余条,充分结合“三线建设”等铁路历史,通过“回忆铁路情”,“高铁到了家门口”等主题实践活动,以简报、拍摄看路护路典型宣传片、在上级新闻媒体分享经验、在本市融媒体播报典型事迹等手段,激励兼职宣传员工作活力。目前,我市有群众627人担任兼职宣传员,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片,成为看路护路最好的传声筒。

三、开展“三项实践”,确保创建从严从实

1、重拳出击,创建“平安区段”。我市自2023年初开始,开展创建“平安区段”主题实践,组织沿线乡镇、村、社区及机关单位参与,重点打击了盗窃、抢劫铁路物质,破坏铁路设备设施,并对流动人口出租屋、废旧物品收购点等重点部位等严密布防监控,累计出动人员120余人次,批评教育26人,打击各类违法行为8起,处罚18人。同时采取集中打击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开展了“一排二打三整治”的专项行动,有力地净化了铁路周边环境。

2、全位整治,创建“畅通区段”。到目前为止,今年我市先后整治铁路安全隐患168处,安全环境回头看隐患3处,建设铁路平改立两侧连接道路5条,完成铁路护栏整治移交工程4处,加固或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塑料大棚、彩钢瓦房2200m2,砍伐影响安全营运的超高树木580棵;配合铁路部门栅栏铁口封闭46处,修建下穿铁路人行涵洞5处,整治铁路年检及日常排查发现的问题6处,路外环境整治、验收、销号6处,销号率达100%;全市路外伤亡事故、危及行车安全案,机动车肇事案等主要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畅通区段”创建工作成绩卓然。

3、常态常效,创建“优美区段”。铁路安全环境的综合整治,重要目标是铁路沿线城乡居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成为“安、畅、绿、美”的风景线。我市采取“重在整治,贵在坚持”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铁路安全环境整治工作当成一项常态长效工作来抓,市委副书记、市长在整治工作动员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整治工作三年行动完成后,鉴于我市涉铁单位乡镇众多的实际,仍然要做到“机构不散,人员不减,经费不少,力度不变”,形成常态化,长效化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治理机制,继续巩固治理成果。我市加大铁路两旁防护村建设力度,号召沿线各乡镇村大搞义务植树,利用生日、学生毕业、党员活动日、结婚纪念日等在铁路部门指导下栽种青春闪光树,结婚纪念树、党员先锋树、巾帼妇女树、学生成长树;同时大力开展铁路沿线居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及改水改厕工程,进行垃圾分类及集中清运,将铁路沿线打造成“净化、美化、绿化”的优美环境示范区。

四、实施“三元协同”,确保工作合力合作

1、铁路与地方齐力,确解“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困局。我市与铁路部门,就整治工作,先后召开了联席会、碰头会、协商会、现场办公会12次,解决相关问题24起;各乡镇更是经常性与铁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有效地解决行人穿行铁路,牛羊跑入铁路、铁道山体滑坡造成损坏村民房屋等问题。例如,位于焦柳铁路K1235+090处的黔城镇铁坑渡槽修建于1968年,由于工程严重老化,危及铁路安全为,对此,我市分管副市长牵头,主动联系铁路企业进行商谈,由广铁公司怀化工务进行设计和技术指导,铁路部门安排专业队伍施工,市人民政府筹措资金390万元,确保施工环境,有效解决了这一特大安全隐患。

2、部门与部门共振,催生“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豪情。我市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多元合作机制,实行重点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成员单位领导定期会商,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前提明责。黔城镇铁坑渡槽渗水问题,是省库隐患清单之一,按照职责应有水利局进行整治,但该项目工程量较大,水利工程项目资金不能完成该项目重建。市人民政府立即召开联席会,最终决定,由发改局立项,水利局负责拆除,农业农村局负责工程资金,交通运输局负责与铁路企业对接进行勘察设计,黔城镇拆迁办,洪江市高新区管委会,怀化铁路工务段各自均领回了自己任务,部门协作圆满完成隐患排除工作,成为整治工作通力合作的典范。

3、铁路、部门与乡镇同频,激活“铁肩当须担道义”的理念。我市在制订方案中,将铁路企业、部门、乡镇捆绑在一起,工作一起部署,行动一起安排,考核一起评价,表彰一起奖励,激发了大家同心同德干工作、群策群力达目标的内在自主动力。2023年5月11日,黔城镇板桥村9组邓先民喂养的马匹突然跑入铁路,与奔驰而来的一列火车擦肩而过,差点造成事故。5月12日,政法委、铁护办、交通运输局、黔城镇、黔城铁路线路车间、铁路公安派出所、板桥村委会一起上门调处,对村民的马圈栅进行加固,为村民修建了一条人行牧畜行道,铁路安全保护区外修筑了隔离栅栏,与该户主签订了安全协议书,由各方合作,长效解除了安全隐患。

洪江市在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整治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勇于创新,2023年铁路伤害人员事故为0,死亡为0,主要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好记录。(通讯员:舒向毅 向莲)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