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搭建“产、学、研、销”链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1-13 15:40:5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高明雪 | 责任编辑:乔沐

今年是陕西财经职业学院结对帮扶柞水县的第8年,该校坚持“柞水需要,学校能为”的帮扶思路,以“八大帮扶”为主要内容,探索构建出了“产、学、研、销”一条龙式链条体系的精准帮扶模式,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搭建乡村产业链条,增强“造血”能力。学校协助马房子村确定了“发展高山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等有机农业,实施产业帮扶”为主的帮扶思路,帮助成立了柞水县红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捐助15万余元作为贫困户专用股本,打造“支部+红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帮扶模式。

一是建立马房子村蔬菜大棚实体项目。学校争取资金140余万元建设蔬菜大棚88个;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学校出资50万元援建了能延长农产品保鲜存放时间的80㎡气调库、建设了农产品外运的防洪河堤和道路,出资1.4万元购置了农药化肥和蔬菜配送箱。同时,扶持36户贫困户进行菌类种植等产业发展项目。学校马房子村蔬菜大棚实体项目,2018-2020年连续三年被省委教育工委认定为“双百工程”重点培育的实体项目,获得上级5万元项目建设专项经费。

二是拓宽产业发展土蜂养殖。2018-2019年,学校共投入30万元重点支持具有“生产基础易、建设成本低、收益回报高、发展方式活、可持续增收”为特点的土蜂养殖业项目。已发展土蜂养殖4000余箱,带动农户56户,预计可创收400万元。

三是创办嘉安社区工厂。进一步解决了嘉安社区脱贫户就地就近就业创收,培育和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产业。2022年,学校共投入10万元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产业,其中向嘉安社区工厂捐赠5万元启动资金,工厂对柞水县特色农产品进行加工与销售,带动一批就业岗位,吸收社区脱贫户剩余劳动力30-50人,增加单个家庭经济收入5000元,助力可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实体产业发展;同时,学校向嘉安社区工厂捐赠5万元建设资金,助力结合社区自身条件科学管理社区工厂。

搭建人才学习链条,深耕专业能力。学校通过教育帮扶建设“柞水县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办学优势。

一是投入7.2万元购置7300余册书籍、桌椅等设施,建成马房子小学文化学习室;向柞水职中捐助2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并援建电子钢琴室;为柞水县马房子村捐赠电脑10台,向柞水有关学校捐赠原值百万的电脑260台;向柞水县城区第三小学捐赠课桌椅200套。

二是免收柞水籍学生学费,在高职扩招中优先录取并免收291名柞水籍考生学费;同时对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校就读的39位柞水籍贫困学生减免、资助17.98万元。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柞水籍“两后生”非学历教育培训,免除了在学院培训期间的全部费用,并多方联系合作企业推荐就业。

三是扎实组织技术培训。学校先后6次邀请行业专家上门为柞水县帮扶户进行中药材种植技术、蔬菜种植知识、土蜂养殖技术、木耳种植知识的指导培训。

四是向柞水职中输送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经验,通过开展财会专业技能培训规范村资金的管理,共培训81个村级、镇(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及会计204人。开展百名教师进百村活动,学校百余名教师深入柞水县81个村,完善党建工作、开展指导培训。选派5名教师在柞水职中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派驻村帮扶干部长期驻扎柞水县,自2014年起已累计选派8人进行需求对接及帮扶落实工作。

搭建高校科研链条,创新帮扶模式。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8年累计派出5000余名支教志愿者,深入柞水各乡镇开展支教、调研、理论宣讲、敬老爱老等工作,完成千万余名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任务。

一是学校师生志愿者深入挖掘柞水县的历史人文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精准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打造助农帮扶升级版。

二是学校“小木耳大产业”农村产业振兴队前往柞水县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直播带货等形式为当地农旅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三是学校师生到访柞水县情暖一老一小,在嘉安社区开展助老服务,在城区第三小学开展支教工作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用爱守护“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学校师生在全省扶贫公益广告拍摄、特色农产品包装及文创设计、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共计16个奖项。学校选送两篇论文,均获得全省2020年度陕西教育系统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征文二等奖。

搭建农产品销售链条,促进农民增收。学校积极开展“‘双百工程’优质农产品进高校直通车”消费帮扶活动,探索了“学校+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形成产销密切衔接的帮扶机制。

一是在校园内建立了30个消费扶贫专柜,签订了优质特色农产品购销合同;并通过爱心认购与消费帮扶方式助销帮扶县优质农产品。自2018年起,6年来共助销柞水县、淳化县优质农产品共计610.9万元;

二是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学校联手京东电商为马房子村搭设网上销售农副产品的电商平台,并组成网销服务队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累计线上销售柞水等地农产品近10万元,促进了农产品经营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三是开展入户送温暖活动,2次为34户脱贫户家庭购买米面油,共计1.5万元。学校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带动帮扶村159户39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每户脱贫户都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学校多次收到柞水县赠送的感谢锦旗,使帮扶人口获得持续经济来源的做法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柞水县是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双百工程”结对县,从脱贫攻坚到兑现脱贫摘帽,从产业扶持到消费扶贫,学校将继续以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实体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坚定推进柞水县嘉安社区乡村振兴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环境提升等贡献陕财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高明雪)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