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前旗 做强平台载体 全方位集聚高端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3-11-14 16:29: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吕飞勋 | 责任编辑:房家明加强人才平台建设,是推动引才聚才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建强人才平台作为重要抓手,推动打造人才高地,实现人才集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聚宝盆”。
据悉,鄂托克前旗在落实鄂尔多斯市委提出“一心两院八基地”人才科技平台载体建设的目标要求上,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开始高标准打造人才科技创新基地,从平台的构建、布局、实施都经过了多方印证,多次组织相关领域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调研考察,学习他们先进的人才科创理念和科技创新成果,把适合鄂托克前旗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成果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方法吸纳回来,为鄂托克前旗打造高层次人才高地贡献高层次人才智慧。人才科创基地不仅仅是为科创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和设施,同时我们还打造了项目申报、政策咨询、投资融资、法律服务、学术交流等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陪伴服务,把培训、孵化产业有机结合,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此基础上,鄂托克前旗还在提供良好科研和创新硬件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磁场上下功夫,让人才“拎包”创业,建设需求引导、充满活力、高效一流的新型研发组织和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运营理念,着力为各类创业群体打造综合性的人才发展平台,注册成立自治区首家县域人才产业发展集团。截至目前,该旗人才科创基地正式启动运行,积极对接产学研意向合作企业和科研院,已进驻山东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恩典之路煤矸石综合利用研究中心等各类科技型平台载体9个。同时,对接引进财税、法律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入驻科研团队和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在深化校地合作、区域人才交流等方面,与山东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同时,举办跨区域产业发展论坛6期,接待考察调研团队30个,来访人数达922人次。
今年,随着自治区创新创先工作的提出,鄂托克前旗大力推进搭建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步伐,先后在南京、成都两地建立驻外人才工作站,开展对外宣传、双招双引等活动8场次。拓展创新创业平台,依托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获批农牧业、能源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自治区研发中心4家,签约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3个,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组织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行动,深入森泰、装备制造开展走访调查和政策宣传活动作,联合第三方服务公司深入雅海、森泰、国电双维等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一高新技术企业一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活动,举办全旗企业研发创新统计工作培训会。截止目前,全旗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规模以上企业17家。
近日,一项项可喜成果在鄂托克前旗大地上相继呈现,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2022年度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获得自治区不低于300万元的经费支持。依托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申报鄂尔多斯市标志性创新团队项目和鄂尔多斯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计获得科研奖补资金和建站经费补贴380万元;合作成果“高应力层状围岩巷道精准锚固支护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今年以来,累计推荐申报市级科技项目25项,已批复实施5项,获得支持资金800余万元。
随着“招才引智”相关政策落地落实,一批又一批高层次人才聚集鄂托克前旗大地,高质量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围绕全旗产业发展定位,坚持精准施策引才,不断健全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大人才经费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出台《鄂托克前旗新时代人才强旗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人才项目资金管理与考核评估办法(试行)》等政策办法,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创新实施柔性引才,聚焦发展需要,分类编制人才引进项目库,制定引才计划,实行特殊人才“一事一议”。以技术指导、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各领域专家人才1077名,引进教育、卫生专业人才583人,通过“绿色通道”引进71名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成功引进欧盟科学院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1名、蒙古国外籍院士2名。
鄂托克前旗始终坚持以优化人才结构、完善高端平台体系为目标,树牢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理念,大力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引进院士及其团队的高端人才,让更多顶尖人才为鄂托克前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着重加强对顶尖人才的集聚和吸引,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聚宝盆”。(鄂托克前旗委组织部 吕飞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