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发布时间:2023-11-16 16:34: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凡 | 责任编辑:丁可白先生,35岁,以“四肢无力13小时”为主诉入住我科。长期饮酒嗜好,经我科诊断后考虑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入院后测血钾1.72mmol/L,给予静脉及口服补钾后症状消失,复查电解质正常,出院。
什么是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一种骨骼肌反复发作的弛缓性麻痹,以发作时血清钾降低为主要特征,好发于40岁以下青壮年,多在睡眠中或清晨清醒后发作,严重时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累及呼吸肌,危及生命。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多有家族史,但并不是携带这种基因的人一定发病,我国散发病例也非常多。
常见病因:
一、摄入不足:长期禁食、节食及偏食;昏迷、恶性肿瘤等。
二、丢失过多:皮肤丢失,如剧烈运动、感染高热等;胃肠丢失,如呕吐、腹泻、胃肠引流等;透析及肾脏丢失。
三、药物相关性,如利尿剂、泻药、皮质醇激素等。
四、甲状腺毒症:高甲状腺激素会显著增强Na+-K+-ATP酶的生物活性,致血清中的钾离子进入到细胞中,降低血钾。
诊断依据:
一、病史提供发作性骨骼肌弛缓性麻痹而无感觉障碍。
二、发作时血清钾低于3.5mmol/L,予钾治疗有效。
三、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继发性低血钾麻痹。
疑似病例怎么办?
对个别疑似病例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葡萄糖诱发试验可有助诊断。试验前患者血钾及心电图正常,然后患者口服葡萄糖50克(2g/kg),同时皮下注射胰岛素10u(0.4u/kg)后,每隔1小时观察肌力,血钾及心电图变化。如果在观察过程中,患者出现肢体无力,血清钾递减至3.5mmol/L以下,说明本试验结果阳性。该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但实验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本病,因试验时某些患者可不对葡萄糖和胰岛素产生反应。对首次发作者,应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多发性肌炎,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继发性低血钾性麻痹相鉴别。
治疗:
一、补钾
1.补钾以口服钾最安全,常选用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或醋酸钾等;不能口服者或经口补充不足者可经静脉滴注。为防止高钾血症,静脉补钾务必遵循以下原则:
(1)1见尿补钾:每小时尿量在30ml以上时,方可补钾。
(2)浓度不过高:静脉滴注的液体中,钾盐浓度不可超过0.3%,严禁直接静脉注射。
(3)滴速不过快:成人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60滴/分。
(4)总量不过多:一般禁饮食病人而无其他额外失钾者,每日可补生理需要量氯化钾2~3g;对一般性缺钾病人,每日补氯化钾总量4~5g;严重缺钾者,每日补氯化钾总量不宜超过6~8g.但严重腹泻、急性肾衰多尿期等特殊情况例外。
2.食物补钾:如无花果干、糖浆、海藻、坚果、菠菜、西红柿、西兰花、胡萝卜、土豆、香蕉、哈密瓜、猕猴桃、芒果、牛肉、猪肉、羔羊肉等。
二、并发症治疗
1.心律失常者注意抗心律失常治疗
2.呼吸机麻痹者辅助以呼吸机治疗。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诱发低血钾原因很多,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防寒、避免饮食过饱及酗酒,少喝碳酸饮料,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刺激。
(作者: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王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