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友好城市评价规范》专家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1-20 09:58: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杨勇 | 责任编辑:丁可在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的指导和支持下,2023年11月18日上午,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数字友好城市评价规范》专家研讨会在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成功举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中华职业教育社原副总干事长杨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原副院长邱月明;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书记、研究员王连印;中国计算机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五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刘爱民;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王宏新;水利部信息中心教授级高工程益联;原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研究员高燕婕;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高工杨瑛;原民政部区划司研究员何珊珊;北京中科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民;国研斯坦福企业家俱乐部秘书长徐志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孙文峰等专家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勇主持,副秘书长王博涛做标准草案介绍,秘书长刘泽枫做总结。
研讨会就《数字友好城市评价规范(草案)》展开讨论,重点关注数字友好城市标准的共性提炼和标准的先导性、可实施性、可评价性和可获得性设计,以及数字友好城市的数字友好指数、公平竞争、数字人文设施、灾难控制、贸易壁垒、贸易数字化和便利化等多个方面,取得积极共识。与会专家在必要性、破题、对象、一二级指标数据采集性、准确性、操作性问题,以及试点参与问题等提出了非常专业的意见。其中,从必要性看:数字友好标准提出有两点最新的国际背景,一是国家如何在竞争者对手之外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二是世界贸易组织2023年WTO报告提出再全球化概念Re-globalization,本质就是标准和要素的重新分配。这不是破旧立新,而是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下打补丁,让他更好。因此这个标准一定要有可行性。由此产生了面向谁:一带一路国家城市、国内城市等等。从破题看:主干是什么?用户友好、喜好、美誉度。我们理解的主干,社会是以技术、经济、制度这种逻辑发展的。美誉度好,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成功。标准的制定有一定的逻辑形态。过去是技术影响经济,影响制度,现在我们通过制定标准,让大家参与到经济行为中去影响技术,影响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对于技术的需求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各个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参考了联合国贸发会议的eTrade Readiness数字贸易准备度评价标准。拟定的数字友好和数字友好城市标准不是从结果去推导原因,而是从结果中推导逻辑结构,用标准帮助大家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这个标准就好推行了。从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看:世界银行的宜商环境标准BEE,把宏观因素给剔除了,例如战争、性别平等、劳工等问题。但是BEE是从经济业态如何产生、运营、死亡和重生倒逼逻辑改革。数字友好最核心的就是每个人期望公平,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公平的基础设施、网络接入和对待,如果有利益偏颇就用法律来纠正。数字友好之名与数字友好之实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大家接受的数字友好城市标准。从数据采集看:之前的标准比较抽象,不好采集数据。在理顺逻辑之后,数据可采性和指数设计就比较顺畅,数字友好城市标准就有大家一起参与的可能。以经济的逻辑构建这么个指标,有先后顺序,不要贪大,有主干有枝节,逐步完善指标。这样,在一带一路推行过程中,就会形成客观的标准,大家就都能够接受。
数字友好公理系统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全球首倡。2023年8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相关规定,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CWTO)根据相关规定和流程正式启动《数字友好城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工作,由CWTO数贸会负责组织实施。标准化法是WTO的要求,也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和通行规则。探索和推动数字友好城市相关标准的建设,创新“数字化+标准化+全球化+友好型”合作机制,提高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我国数字经济贸易发展权益能力,对推动中国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轨者逐步成长为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规则制定者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数字友好共识和协议机制,数字友好城市标准的制定将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优势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国际交往新共识、新契约和新规则。推动数字友好城市的全球缔结和互建,创新现有的经贸交往模式,建设具有全球共识的国际合作纵横链路,同时,将市场经济和法治、反垄断、绿色低碳、数字鸿沟、数字安全等融入到数字友好之中,从更高维度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思想为统领,在国际舆论和对外交往中统一共识和协议,做到公理系统、通识表达、语言符号、产学研究的数字规模化效应,用新理论构建全球数字友好国家、城市、园区和企业共同体,在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再全球化过程中,发挥数字友好理论和规则的引导作用,为建立具有中国智慧的一带一路国际交往和经贸活动新体系探索新路径和发现新方法。(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