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县域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三:文旅篇 魅力三原人文荟萃 红色渭北宜居宜游

发布时间:2023-11-23 10:14: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洪涛 | 责任编辑:房家明

陕西三原县史称“甲邑”,古称“池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素有八百里秦川“白菜心”和“关中甲邑壮县”之美誉。

三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有“学风之盛莫过于三原”的美誉,三原县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陕西省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陕西省传统文化示范县”“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民俗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初步通过了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验收。

陕西三原李靖故居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原型周莹的三原周家大院

据了解,三原县现有旅游开放景点7处,其中国家3A级旅游景点3处(有城隍庙、李靖故居、金源山庄),国家2A级旅游景点2处(周家大院、于右任纪念馆),非A级旅游景点2处(于右任故居、文峰木塔)。旅行社分支机构21家,旅游星级宾馆2家(明德亭、宏远宾馆)。

据介绍,三原境内不可移动文物18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三原城隍庙、宏道书院、唐献陵、唐端陵、唐庄陵、唐永康陵),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一般文物保护单位144处;陕西省革命文物16处。馆藏(可移动)文物3598件。其中,一级文物25件,二级文物110件。国家三级博物馆一座(三原县博物馆)。

三原县首届城隍庙文化美食节:走进三原感知三原品味三原

三原县城隍庙

三原城隍庙位于三原县城内东大街,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城隍庙古建筑群。1957年5月31日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资料照片)

9月28日,三原县首届城隍庙文化美食节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杜西峰向三原县授予“陕菜之乡”荣誉称号。与会人员共同为13家陕西餐饮名店、7位陕西烹饪大师、12家陕西名小吃、6家陕西名宴、4家陕西名菜企业代表授牌。

据了解,三原县首届城隍庙文化美食节是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三个年”活动要求,繁荣商贸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三原县充分挖掘本土特色美食资源,全面展现文旅发展成果的一次积极尝试。期间举办了“赏灯游园·夜食记”“盛世花灯·悦见山河”“中秋庙会·记忆池阳”“诗韵三原·经典传承”等文化展演,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三原、感知三原、品味三原。

三原城隍庙庙会(资料照片)

三原县博物馆设在城隍庙院内,谈到庙会,该馆副馆长董斐说,三原城隍庙庙会已经举办了31届了,时间是每年农历8月11日--15日,有民间祭祀活动,社火表演,秦腔表演。

说到今年首届城隍庙文化美食节,董斐表示:首届城隍庙文化美食节10天,庙会3天连上国庆长假7天。美食节举办的好,有庙会、有灯展,有美食。期间接待游客27.5万人。

谈到近年来城隍庙建设,董斐说,县上投资500多万元,修建了占地15700平方米的城隍庙广场,广场入口处以大牌楼引导,广场中央音乐喷泉点缀,两边仿古建筑,衬托得这座古建更加宏伟辉煌。三原城隍庙现已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热点,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人观光游览。

三原于右任纪念馆举办于右任先生诞辰130周年书法真迹展(资料照片)

于右任:革命元勋教育报国书品模范  

陕西三原于右任纪念馆距陕西西安市区36公里,位于西安至铜川高速公路三原境内入口处,是联谊海内外、缅怀弘扬于右任先生精神风范、尽享文化书法交流的胜地。

于右任先生名伯循、字右任,1879年出生于三原,他是国民党元老、民主革命家、著名诗人和书法大师,他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爱故乡、兴水利、建农场、办学校,护持民族文化遗产,深受海内外崇仰。

1992年,三原各界群众、单位、台湾标准草书会、日本高崎书道会等各界人士筹措集资兴建“陕西于右任纪念馆”,1997年11月10日开馆。

据了解,陕西于右任纪念馆馆占地10亩,主楼三层,仿古建筑2700平方米,馆内树建“陕西于右任纪念馆创修记”碑及六角碑亭,“于右任先生纪念碑”及六角碑亭,双亭并峙,黄瓦红柱,六角飞檐,亭子周围修建于右任书法碑廊十四间,砌树“千字文”、“拐子马”、“满江红”及名书法碑石二十多方。

该馆工作人员介绍,主要包括“于右任先生爱国事迹展”“于右任先生墨品展”“现代书法展”三个展厅。

在于右任先生爱国事迹展厅,该展厅以丰富详实的照片、手扎、实物资料,分15部分展现于先生反清、反帝、投身辛亥革命统领陕西靖国军、支持国共合作、主力团结抗日、和平统一等爱国活动。

走进于右任先生墨品展,陈列于右任先生各个时期的楷、行、草书作品、亲笔书稿、海内外出刊的于先生诗文、书法版本等150多套件,国家领导人习仲勋、马文瑞、屈武、赵朴初、张爱萍及台湾陈立夫、蒋纬国、林洋港、孔德成、原标准草书社成员等名流大家的题词书法等30余件。

在现代书法作品展厅,展出了全国各地包括中国台湾省、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著名的书法家(沈鹏、肖劳、刘艺、李普同、金泽子卿)的书法、篆刻作品130件,并开辟“茹欲立先生书法陈列室”,展出茹欲立先生的文稿、手札、书法作品60多件。

三原县图书馆:让图书“流动起来”让人气“聚集起来”

三原县图书馆一角

三原县图书馆馆长廉鹏介绍,该馆成立于1979年,2008年迁入县人民广场政府科技大楼二、三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2021年规划新馆面积为5428.54平方米,目前正在装修。 2023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说起馆藏,廉鹏说,三原县图书馆馆藏文献21万册,其中特藏古籍文献近3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81TB,年接待读者达18万人次。

问到机构设置,廉鹏表示,三原县图书馆内设一站式服务台,图书借阅部、报刊阅览部、少儿阅览部、地方文献阅览部、多功能讲座室、古籍文献特藏室、过报过刊资料室、图书采编部、电子阅览室及多个数字资源体验区,馆内无线网络全覆盖。

廉鹏强调:三原县图书馆在三原县各街道、镇成立11个分馆, 19处设立24小时自助借还机。截止2023年,总分馆实现文献集中编目、借书证通用、文献统借通还、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等服务。

说到古籍,廉鹏说,三原县图书馆古籍馆藏在陕西省排名第11位,除了陕西省图书馆、陕西高校图书馆,在市县区排名第1。

廉鹏表示,特别是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明嘉靖20年(1542年)《陕西通志》,全国仅存4套,北京、上海、中国台湾省各1套,三原图书馆1套。作者马理是三原人。

馆藏的《鲍氏国策》,一套4册,首册上有于右任藏书印。存世量也比较少。

据介绍,三原县图书馆古籍特藏室建筑面积共140余平方米,馆藏古籍27212册,稀有并具有一定价值的善本书675册。这些古籍绝大部分来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接收的正谊书院古籍、城南公园阅览室古籍及原国民党少将杨觉天捐赠的部分古籍。版本基本以清末刻本为主,少量影印本,主要是以经、史、子、集、丛等五大类为内容分类。

三原县图书馆少儿公益讲座《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活动(资料照片)

少儿公益讲座《红楼梦》(资料照片)

谈起2022年的三原图书馆举办的活动,廉鹏如数家珍;

7月3日,举办暑假少儿绘画公益讲座。

7月7日,举办少儿公益讲座——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7月10日,举办少儿公益讲座—— 《红楼梦》名著导读。

7月14日,开展绘本亲子阅读活动。

7月14日,开展少儿DIY绘画涂鸦活动。

8月1日,开展“手抄地方文献”活动。

8月3日,开展“走进消防救援大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8月24日,举办青少年研学之旅(二)——走进于右任纪念馆。

8月29日,举办青少年研学之旅(三)——走进宏道书院。

暑假期间,三原县图书馆开展暑期电影放映周活动。

三原县图书馆组织青少年研学之旅——走进于右任纪念馆(资料照片)

说到线上活动。廉鹏说,举办了2届童心“悦”读——“我心中的图书馆”少儿绘画作品展。

据了解,廉鹏担任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曾荣获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被陕西省文化厅推荐为“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候选人、陕西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廉鹏著有:《那年那月》(诗集);主编:《陕西古籍总目.三原分册》《三原先贤著述题名录》;参与编辑:《中国楹联集成.陕西卷.三原分卷》《三原古龙桥》《关中嵯峨山》《于右任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三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新文学珍本屐痕》《三原碑刻》等书。

三原图书馆2010年获得年度古籍整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获得咸阳市公共图书馆系统古籍整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5年被省政府授予“古籍保护重点单位”;连续多年被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评为联盟工作先进集体、联盟工作贡献奖、联盟地方文献联合征集先进集体;被陕西省、咸阳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集体”;被咸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据介绍,三原县国家一级图书馆1座--三原县图书馆、国家三级文化馆1个,镇综合文化站10家,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为主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1家。实现了县、镇、村三级文化工作网络全覆盖。

三原县将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引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高文化软实力。以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赛事体育为目标,推动体育发展迈出新步伐。以文保基础项目建设为带动,推动文物事业达到新水平。

谈到县域经济发展,三原县人民政府县长杨红刚表示:三原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陕西省县域经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契机,突出抓好“四三二”优势主导产业培育,走特色发展之路;突出城镇化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持续夯实县域发展基础;突出居民增收,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迈出共同富裕坚实步伐;突出政策和要素保障,全面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粮食、生态、金融安全底线。到2026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让三原发展更具质量、更具效能。(图文:洪涛)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