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强化机构编制供给 服务保障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3-11-24 11:06: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超、陈善 | 责任编辑:程泽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腾”。高水平建设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要求的战略举措,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长远擘画的具体行动,更是赓续齐鲁文脉、促进文旅融合、构筑精神高山的关键之举。
2022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委编办围绕打造高能级宣传文化创新平台目标,全方位强化机构编制要素供给,努力当好示范区建设的“促进派”“生力军”。
塑强体制机制夯基础
首先是建强领导体制。顶格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挂帅的泰山文化传承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委员会、泰山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两个议事协调机构,采取专班推进、集中办公、定期调度的方式,专职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从工作架构上强化了党对泰山文化传承保护和建设发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步加强与省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的上下衔接,形成省市联动、一体推进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二是优化机构设置。着眼改变泰山文化研究保护“散、乱、小”局面和缺少专业官方机构的窘境,推动成立副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泰山文化研究院”,专职从事泰山文化资源研究传承、开发利用和宣传推介,有效汇聚全市从事泰山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力量。配套将“泰山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名为“泰山文物保护中心”,增加文物档案搜集管理、文保调查和技术研究等职能,相应核增了事业编制。
三是强化规划引领。参与编制《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配合制定《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示范区三年行动周期主要任务及示范工程,形成近期计划和远期计划相结合的工作态势,推动泰山在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上走在前列、引领示范。
科学配置资源强支撑
一是整合文保机构。泰安是文物资源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世界遗产3处,不可移动文物2422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7万件,博物馆43家。鉴于全市文物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文物保护、抢救、利用等工作量大,为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市文物局牌子,单独设置文物科,调整成立副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泰安市文物保护中心”。着眼有效加强文物监管执法力量,设立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实现文化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
二是延伸管理链条。“大汶口文化”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传承工作同样是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加强史前文化遗址保护,更好服务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泰安大汶口文化风景名胜保护中心”由岱岳区管理上划到市级管理,更名为“泰安大汶口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机构规格由正科级调整为副县级,为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同步调整了管辖权限,拓展明晰了职能定位。
三是充实人员力量。为切实解决泰山文化研究保护人员力量匮乏的问题,全年共为泰山文化研究、文物遗址保护、文化传承、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方面的事业单位增加了近40名事业编制。同时,克服编制资源紧缺困难,从市直待分配事业编制中为各县市区和泰山景区下沉编制34名,专门用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四是统筹发展安全。泰山景区是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拥有山东省最大的林场——泰山林场,安全生产是景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全面提升景区森林消防工作质效,切实筑牢应急救援安全屏障,研究设立市森林消防大队,承担市域内森林火灾及各类应急救援任务,并以管理区为单位,强化安全生产职责与工作力量,推动构建多方共治的“大消防”工作格局。
释放编制效能激活力
一是集聚研究资源。推动成立高层次专业组织“泰山文化研究会”,聘任冯骥才、王志民、杨辛3位著名文化学者担任研究会名誉会长,叶涛担任首席特聘智库专家,广泛集聚和吸纳国内外泰山文化研究高层次专家。发挥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泰山石刻研究院、泰山大汶口文化研究院等研究交流基地作用,深化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孔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泰山文化研究阐释水平,全方位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加大人才招引。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发挥用编进人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有针对性地将编制资源向示范区建设一线倾斜。自2020年迄今,累计为市文旅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35人,拿出300名高层次专项编制用于全市各层级文物保护、文化研究、考古等方面人才招引,推动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三是创新编制管理。在核定事业单位编制比例结构中,有针对性核增泰山文化研究、文物遗址保护、文化传承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鼓励加大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交叉任职力度。积极支持相关机构采取社会化用工、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手段,在绘图、修复、实验、勘探等方面为文物和考古工作提供补充,有效调动各方面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李超、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