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创新开展“学‘三定’、明职责、勇担当”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24 11:08: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超、陈善 | 责任编辑:程泽

“三定”规定是党内法规,对明确部门职能定位、规范部门权力运行、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聚焦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学‘三定’、明职责、勇担当”活动,引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知责、明责、履责、尽责,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恪尽职守、担当作为。

系统谋划、一体推进,拧紧压实责任链条

一是坚持“一盘棋”。参照历次主题教育经验做法,对活动组织实施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运作、团队化攻坚。市级层面,将活动组织开展工作列为“书记工程”,配套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编委统筹协调、编办组织落实”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功能区)参照市里做法同步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确保活动开展蹄疾步稳、有序有力。

二是抓住“关键人”。活动涵盖市本级81个部门(单位)和县市区(功能区)525个部门(单位),参与人数达4.5万。比如,组织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内设机构负责人开展集中测试,机关中层以下人员及所属事业单位人员开展自行测试,全面检验广大党员干部对所在部门单位、内设机构、工作岗位职责等学习掌握情况,力求“抓住关键人、带动一大片”。

三是创新“四步骤”。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活动自7月中旬开始,至12月底结束,分“集中学习阶段”“对照自查阶段”“跟踪问效阶段”和“整改提升阶段”四个步骤进行,形成“布置作业—上交作业—批改作业”的完整闭环。

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推动干部明职尽责

一是把准“学”的方向。坚持把“学什么”“怎么学”作为首要课题,配套制作《学习资料汇编》,力求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三定”,即采取多种方式对本部门(单位)“三定”规定或机构职能编制规定进行系统学习,明确“必须做什么”。学《条例》,即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机构编制领域法规制度,弄清“不能做什么”。学清单,即引导市县政府部门对“山东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系统”中认领的权责事项逐项学习分析,掌握“具体做什么”。

二是厘清“查”的重点。坚持将问题查摆作为活动开展的核心关键,主要通过“三看”的方式来检视职责定位是否明确、岗位设置是否合规、履职尽责是否到位。职责定位方面,主要看是否存在部门间职责边界不清等问题;岗位设置方面,主要看是否存在内设机构名称、数量、性质、规格、隶属关系与“三定”规定不相符等问题;履职尽责方面,主要看“三定”规定明确的职责是否全部履行等。

三是明确“改”的路径。坚持将活动问题整改与主题教育开展“9大整治行动”相衔接相贯通,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压实主体责任、抓实问题整改,做到依法履职、全面履职、高效履职、主动履职。经梳理汇总,市直部门(单位)共查摆问题310余个,对部门(单位)需整改的问题线索,明确由同级党委机构编制部门负责督促部门(单位)抓好整改落实,逐一对账销号。

科学评价、强化运用,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一是科学定性评价。组建联合督导组,以自查报告和问题清单为依据,对本级所有参与部门(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实现“无死角”“全覆盖”。督查结束后,由机构编制部门根据所掌握情况研究确定被督查部门(单位)需整改的问题线索,并区分“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给予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连同问题线索一并反馈至被督查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二是加强结果运用。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党委(党组)履职述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及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全市“三晒一评一公开”和干部待岗管理工作互为融合、统筹推进,激励党员干部明确岗位职责,事争一流、唯旗是夺。

三是优化部门职能。针对查摆发现的部门(单位)职责表述不准、边界划分不清、与当前形势任务变化已不相适应等问题,明确由同级党委机构编制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加以调整优化,有效解决了部门单位履职越位、缺位、错位和体制机制不理顺等问题。比如,为加强新行业新业态职能运行监管,明确特种设备目录外的游乐设施、密室逃脱、剧本杀、电竞馆、点播影院、室内冰雪场所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进一步明晰职责边界,理顺工作流程。(李超、陈善)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