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担当”助力干部“向下扎根”

发布时间:2023-11-28 11:04: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梁静 | 责任编辑:房家明

实干担当,是基层干部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的精神表现。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干部们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们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将党的政策措施转化为切实惠民的实际行动,不断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干部“下基层”,并非轻松之举,他们要面对的是基层群众的生活琐事,是日复一日的辛劳和付出。基层干部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人民群众中去,密切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的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践行为民造福的宗旨。

在工作中,基层干部深入一线,亲力亲为。他们深入了解百姓所需,引导指导群众发展产业,改善生活条件。他们不是“官官相护”,而是俯下身子,与老百姓走到一处,倾听群众心声,积极为人民服务,反思不足、加强改进,真正做到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解决问题的践行者。

实干担当不仅仅是在基层多跑腿、多耐心,更是在具体工作中用心、用情。基层干部不仅要了解问题,更要解决问题。比如在脱贫攻坚中,干部们不仅关注数字背后的群众需求,更要找出可行的对策,并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这种担当精神是干部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写照,也是他们对党和人民的责任担当。

实干担当是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它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是基层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一种坚守和忠诚。在干部们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担当精神所带来的改变和成就。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新时代,社会发展变革日新月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积极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不怕艰难,不畏挑战。只有当干部们真正深入基层,用心、用情、用力,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需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实干担当,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行动。愿更多的基层干部秉持实干担当精神,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坚定的信念,不断开创基层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人民政府 梁静)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