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马院:“智慧思政沉浸体验强党性,数字青年齐聚一堂话担当”

发布时间:2023-12-04 10:50: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庆国 文霜 胡宇菲 | 责任编辑:乔沐

清水河畔、银杏金秋,菁菁学子、共话担当。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党支部共建水平,加强思政教育经验交流共鉴,11月29日,由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第二党支部发起,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功能薄膜与器件研究室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协办,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共同参与的“智慧思政沉浸体验强党性,数字青年齐聚一堂话担当”高校支部交流共建活动顺利举行。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彭新实,电子科技大学组织部副部长叶本乾、杨晓玲出席活动,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守仁致辞。

徐守仁书记对参与本次活动的嘉宾和兄弟高校党支部表示欢迎,他指出,支部共建是增强高校党支部活力、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支部共建活动,汇聚支部发展合力,提高支部建设质量;科技赋能是数字时代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电子科大马院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学科特色、发挥技术优势,建立“5R”智慧思政实验室,用新技术汇聚思政教育新动能,希望大家能够在稍后的沉浸式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乃是大势所趋。“5R”智慧思政实验室中,在技术人员的引导下,老师和同学们借助3D眼镜、VR头盔等智能穿戴设备在全息立体的智能空间中,全感官调动、全身心沉浸地置身党的二十大场景、遨游全国红色纪念馆、历览新时代伟大成就……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澎湃伟力。据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5R”智慧思政实验室目前已经开通了党史、红色全景等12个资源包,涵盖61个子项目。

在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表达了体验后的感受和启发。电子科技大学张庆国感慨道,“这次体验使我充分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震撼魅力,运用AR、VR等新兴技术,使冰冷的理论文字‘跳’起来,使逝去的历史人物‘活’起来,使静默的历史画面‘动’起来,让我在知、情、意、行的全身心沉浸中实现对红色历史文化和党的创新理论的全方位感悟。”西南交通大学肖云峰认为,“信息技术的深度互嵌,为我们的思政教育插上了时代的‘翅膀’,立体化的展示、交互式的体验,使我感受到了思政课更加强烈的温度和力度。”四川大学罗碧表示,“数字化的资源集成极大地扩展了思政课的‘容量’,众多的虚拟红色场馆,高度逼真的画面场景,让我有一种‘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这对我们文科学校的思政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随后,大家来到了电子科技博物馆。电子科技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综合性电子博物馆,记录了电子科技发展特别是中国电子科技发展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现有藏品近1.4万件,凝聚着一代代电子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各高校同学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看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的通信、雷达、广播电视、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六个电子工业领域的藏品、人物和事件,在“见人见物见精神”的陈列中,提升了科学素养,强化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的自觉。

各高校同学还在志愿者的陪同引导下到学校银杏大道、西湖、东湖、主楼等地打卡留念。

科技赋能思政,共建强化担当,美景陶冶情操。本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青年感受智慧思政魅力、高校支部提升建设质量的有益尝试,是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汇聚思政课建设合力、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达到了浸润教育的预期效果。(图文:张庆国 文霜 胡宇菲)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