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武装为人民” 官林镇人武部“兵网融合”助力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3-12-04 14:49: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高鹏 | 责任编辑:乔沐

乡村是社会治理的末端。宜兴市官林镇人武部发挥群众武装组织的作用,全面探索民兵队伍和社会治理网格的深度融合,以有为换有位,为基层治理赋能。

官林镇现有基干民兵196人,普通民兵3400人,退役军人占80%。官林镇武装部注重发挥民兵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身体素质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派得力骨干200余名担任微网格长,赋予反电信诈骗宣传员、为民办事服务员、村民矛盾调解员、乡村振兴促销员、交通安全劝导员等“五员合一”功能。

张欢是凌霞村民兵连连长兼第四网格网格员。该网格范围大,流动人口多,老年群体占比很高。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案情时有发生。为防止老年人被各种诈骗信息迷惑,提高老年群体反诈意识,张欢每天穿梭在各个小区中,逐人见面、逐人沟通,他经常告诫老年人一定要守住钱袋子、看好养老钱,防范抵制电信诈骗。凡走访必宣讲,经常给他们发放反诈骗宣传资料,通过讲述身边的诈骗案例,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同时,利用深入群众上门宣传征兵政策的时机,经常向他们宣传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周边居民也乐于向他询问相关政策。

近年来,官林镇人武部注重培养村(社区)民兵连长多元化发展能力,在做好武装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为民服务工作,推动武装工作与地方工作的深度融合。既加强了基层一线服务群众的有生力量从而提高为民服务品质,也增强了武装工作与群众结合的深度和粘度从而提高武装工作影响力。走出了一条武装工作与群众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和谐发展之路。

潘振宏是南庄村基干民兵,凭借着一腔热情和办事魄力,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南庄村宣庄自然村进行控污截源过程中,两户相邻的村民因为场地上的一堵围墙积怨多年。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潘振宏积极上门调解,从村民的亲友入手,不厌其烦做好沟通工作。在他的调解下,两家主动拆除建了多年的这堵围墙,这一拆,拆的不仅仅是惠民工程的堵路墙,更是拆除了村民之间的藩篱,后来他们互帮互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真谛,为广大村民树立了邻里和睦相处的榜样。

近年来,官林镇人武部积极挑选有威信、讲公道的民兵担任矛盾调解员,发挥民兵悉民情解民忧中地利人和的天然“润滑”作用,为村(居)社区化解邻里纠纷。尤其在处理家庭邻里纠纷等问题中,他们现身说法、设身处地从源头上化解矛盾,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官林镇前城村民兵连长兼第一网格网格员任彬一次在辖区内进行日常巡查,在巡查到都杨公路积梅路段时,看到一位骑电瓶三轮车的老人(王某诗89岁)连车带人摔倒在马路上,他立即上前查看并询问情况。当任彬尝试扶车时,却发现老人的腿被死死卡在三轮车的铁杆内,老人已经疼痛难忍。任彬小心翼翼地搀扶老人起身,看到老人头上、腿上都破了皮流了血,任彬很是心疼,他妥善安置了老人并用多种渠道联系上了老人亲属。几天后,老人托其女婿来到前城村委,当面感谢任彬,并送上了“忠于职守、为民服务”的锦旗。面对赞誉任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是民兵,穿上这身‘迷彩绿’,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家人。每次听到叔叔阿姨喊我,我都特别有劲儿,能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我很有成就感!”。

“民兵网格员加入后,他们快捷、实战、高效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网格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更有利于我们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社会治理等工作。”官林镇二级网格长毛洪南说,“依托‘兵网融合’,民兵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社会稳定风险排查整治、防汛、创城、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充分展示了‘平时服务、战时应急’的硬核形象,有力推动了网格化治理向纵深发展。

下一步,官林镇人武部将建立民兵网格员与网格长信息互通机制,常态化协同开展基础信息联采、治安防范联巡、安全隐患联治等工作,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基层党建、网格治理等同向发力,走出一条“党建铸魂、科技赋能、兵网联动、随叫随到、社会合唱”的新路径。(图文:高鹏)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