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诸葛初级中学:三尺讲台上的育人“智慧”

发布时间:2023-12-04 14:38: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彩晓 | 责任编辑:乔沐

作为一所建校于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洛阳市诸葛初级中学现有教师的年龄构成在全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大龄教师居多,教师年龄涵盖了60后、70后、80后等多个年龄段。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得到家长的广泛好评。在校长宋红伟看来,成绩的取得,与学校这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密不可分,大龄教师为教育教学工作贡献经验,年轻教师则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思想、新活力,每个年龄段的教师,都为学校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着智慧。

70后教师代表张志刚:牢记责任静待花开

接手班级工作之初,我深感毕业班班主任责任之大。暗暗在心里告诫自己,既然选择前方,定当全力以赴,风雨兼程,不忘初心。2000多个日日夜夜,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几点:

以身示范,责任引领。九年级是孩子初中三年最重要的一年,是对学生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我坚持每天朝六晚十陪伴在他们身边,从早操、课间操锻炼,到一日三餐,再到晚上就寝,引导孩子们培养艰苦奋斗精神,锻炼优秀品质。

爱心陪伴,温暖前行。没有爱心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陪伴孩子们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对孩子们严而有爱,把爱心、细心、耐心,渗透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灵深处,让他们勇敢前行。

面向全体,静待花开。每一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只是花期不同,但终将绽放。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坚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引导他们,制定自己九年级的目标和理想,始终在背后鼓励他们持之以恒,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

60后教师代表马会军:自信是前提方法是保障

自信产生动力,自信等于成功。每每上课起立,同学们都会喊出“自尊自爱,我中、我行。学好数学,轻松一定”。扬起了自信的风帆,自然能破浪向前。

其次是方法。我是教数学的,传给学生的方法是,老师没讲之前一定要做好预习,能结合课本完成《课时练》上对应的学习任务,并试做达标检测,不会的暂且留下,有待课堂上解决。

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是教学活动的必经之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发散思维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理解,结合原有的经验发掘探索,重新建立自己的认知判断。

梳理压缩、凝聚升华是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这得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能够让学生更自觉地学习。

总之,自信与方法的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80后教师代表梁爱红:帮帮后进生

有一年新学期刚开始,我发现班里有四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交,午休时说笑、串位。这些“小捣蛋”就像果子上的霉斑,得引导根治。首先,抓住时机有效批评,讲明被批评的原因,并提出希望。

有一次午餐时间快结束了,餐厅里就剩这四个小家伙,我也没提醒他们,转身去了教室,午自习开始后,四个人才气喘吁吁跑进教室,“吃饱了吗?”我问。

“老师,吃饱了!”

“饭后不能跑的,影响消化,对身体不好!你们能跑着到教室,表明知道迟到不对,是心中有纪律的好学生!吃饭时相互提醒一下,是不是就不会迟到了?老师喜欢知错能改的好孩子!”

我十几分钟口舌,换来了一个安静的午自习!其次,对后进生欲批评先表扬,没理由找理由表扬。下午第二节下课,四个小家伙在走廊上相互挤来挤去,玩得不亦乐乎。我上前给他们分别安排了发作业、给教室开窗通风等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后,对他们一个个进行表扬,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表扬,促使他们改变。

促使后进生进步的不是老师严厉的批评,而是老师的育人情怀,教育智慧。

80后教师代表刘幸国:巧用实验助力物理教学

其次是通过实验探究物理规律。学生可以通过小实验找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一方面,我做好演示探究实验,在实验探究中通过定性分析,讨论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二力平衡状态。通过实验,让学生归纳和总结物理规律。

最后是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如我在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我启发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铅笔、课本、文具盒等物品,从手中抛出,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再把这些物体用手按住,再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深刻体会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巧用实验,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掌握物理规律,激发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从生活走向物理。 (李彩晓 文/图)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