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问题导向 推进基层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12-04 16:50: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秋天 | 责任编辑:房家明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问题导向”列为“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并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基层党员面对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和各种复杂的治理问题,必须用好问题导向这一法宝,瞄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机制,推动工作水平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用好问题导向,需要练就发现问题的“慧眼”。基层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受教育程度、心理偏好、风俗习惯等各有差别的影响,工作落实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基层工作人员要抱定问题导向,将学习的理论与工作实际结合,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抓苗头抓倾向,主动盯末端查隐患,将发现问题变为实现工作推进的突破点。
用好问题导向,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锐气”。面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纷繁复杂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绕着走,更不能推三阻四逃避问题,作为共产党员,要发挥“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克服畏难情绪,向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勇接“烫手山芋”,敢攀“云上险峰”,在实践中练就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真本事,真正打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后一公里”。
用好问题导向,需要增长总结整改的“智谋”。问题反映的是事物的普遍矛盾,其性质、地位和影响各不相同,基层工作者不光要认真分析和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还要学会总结归纳、举一反三,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问题、从杂乱的问题中把握要害问题,实现“点上破题”“面上结果”,并通过自查反馈机制,及时排除隐患、纠正不足、补齐短板,形成化解问题的长效机制,把“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不断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