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05 10:28: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亚辉 | 责任编辑:房家明

主题教育开展期间,中央音乐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刻领悟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加深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磅礴奋进伟力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在学思践悟上取得新进展。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思想引领作用,高质量举行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读书班,进行一周封闭式集中学习;组织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赴延安进行实地研学,重温峥嵘岁月,践行延安精神鲁艺精神。基层党组织将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实践研学相结合,21个二级党组织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06次,创设“支部领学——书记导学——党员研学”的学习模式。

二是大兴调查研究,开辟科学化解难题新路径。校领导班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方向和效果指向相统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共计梳理出75项问题点,涵盖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校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党委常委会讨论,确定了校领导班子成员领衔承担的13个调研题目,明确了领导班子需要解决的12个主要问题以及班子成员需要解决的24个问题。校领导通过深入基层专题“问诊”、带队赴其他高校和机构专题调研、组织开展各层面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70余次,努力破解学校事业发展深层次关键性问题。

三是注重主题教育实效,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完成新一轮本科教学方案改革,全面梳理本科核心课程,科学设置学分,完善辅修制度。改进了科研“重立项轻实施”的问题。举行各类招聘26场,工作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完善了大中小专业一体化教学问题,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方位支撑和保障体系建设。6名学生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重大赛事中获得佳绩,这是我校历史上在这一比赛中单届获奖数量最多、专业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制定了音乐等6个专业类别的《艺术各类别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评议工作方案》和《各类别对应调整基本条件》。努力解决了师生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243项。

二、突出学校特色,积极推动主题教育与学校事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一是在“艺术+思政”模式中育新人展形象。制作《经典铸魂》《时代放歌》《传承中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微党课;书记、校长分别为全体党员师生讲授了题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开辟音乐教育事业新局面”和“增强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专题党课;其他校领导都为分管联系单位、职能处室党员干部讲了党课。在主题教育过程中正职处级干部、部分副处职干部、党支部书记共讲党课71次。  

二是重实践,在服务人民中深化主题教育。在全国12个省(区)20多个市县镇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选派优秀毕业生作为常驻宣讲师,用“文艺+宣讲”的创新形式,使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举办“圆梦工程”艺术振兴乡村云端线上音乐课,覆盖全国54个脱贫县的81所小学,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活力;举办12小时不间断钢琴马拉松音乐会,在线直播浏览量5800万人次;组织“乐·行”双实践,11个支队120余名师生分赴西部边远地区等,践行人民艺术观,受到“小我”融入“大我”的洗礼,经受知行合一的检验。

三是人才培养与文艺创演结合,推出精品力作。举办“与人民同行、为时代放歌”第五届中央音乐学院“5·23艺术节”,组织音乐会、研讨论坛、服务活动68场。组织创作、遴选2首国家新礼乐用于国事活动;推选出6部我校作曲家创作的“礼赞新时代”交响乐作品,举办专场音乐会;组织召开“为人民抒怀——大型政论电视片《领航》主题音乐创作专题研讨会”和专场音乐会,助推文艺创作再攀高峰。举办“写给孩子们的歌----六一专场音乐会”,不同民族的300多名孩子同登央音舞台,展示“美育帮扶”丰硕成果。国务院原副总理孙春兰同志出席音乐会,对音乐会给予高度评价。

学校党委将把主题教育作为必修课,不断总结主题教育的特色经验,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所取得的宝贵成果,探索建立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制。继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教师队伍、服务保障队伍建设,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发挥艺术院校专业优势,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破除束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音乐学院不懈奋斗!(供稿:陈亚辉)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