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社“五件事”为基 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发布时间:2023-12-05 10:58: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辛文 | 责任编辑:丁可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柴旦行委人社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紧围绕干事创业的重点措施,有效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行风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把“稳就业”的事办实。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强化援企稳岗措施,高度重视重点人群就业,不断提高技能培训力度,深入开展“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工作请放心”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截至目前,开展职业招聘会12场(次);发布就业岗位909个、实现新增就业546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至95%;全区新增就业120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5人;职业技能培训453人次;农牧民劳务输出112人次;劳务收入66.9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671328元,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1436910.8元;为青海能源鱼卡公司、五彩碱业、金海锂业共三家企业吸纳的140人次高校毕业生进行社保补贴,补贴金额589746.2元。
把“守基金”的事办细。行委人社局以强化社保扩面宣传为切入点,以优化经办服务为着力点,以保障基金安全为落脚点,多措并举,不断推动社保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养老保险费12953.1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养老保险费998万元,征缴职业年金503.4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养老保险费188.17万元,工伤保险征缴工伤保险费426.11万元,失业保险征缴失业保险金535.55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征缴医保基金619.58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医保基金72.81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社保基金11433.9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支出养老保险费2553.12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养老保险待遇115.47万元,工伤保险支出工伤保险待遇1221.09万元,失业保险支出失业保险待遇337.75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医保基金643.12万元。
把“转作风”的事办妥。按照人社部“12333”行风建设提升行动总体目标,牢牢把握“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主线,开展“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活动。在人社业务窗口全面推行“微笑服务”,塑造“温馨港湾”,设立9个党员示范岗,服务窗口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100%;制发《大柴旦行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作风建设“回头看”工作方案》,开展监督检查2次;深入开展警示教育4次;组织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季度检查4次,对发现的2名慵懒散慢工作人员及时开展谈心谈话;组织重要岗位人员和高风险经办人员面对面谈心谈话16人次;结合“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以召开座谈会、面对面答疑解惑等方式深入联建企业,开展联建活动2次,征求意见建议2条。
把“构和谐”的事办好。结合大柴旦地区企业和施工项目点多面广,管理难,易产生劳资纠纷等实际,采取逐户上门实地检查的方式,从调阅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工资表、花名册、台账资料建立,询问单位负责人及部分职工等方面入手,扎实开展“夏季专项行动”“劳动用工年检”“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执法检查,对用工单位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今年累计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30余家次,涉及农民工2.5万余人/次。截至目前,共受理劳资纠纷举报投诉案件314件,涉及人数3308人,涉及金额3731.35万元(其中立案6件,涉及534人,涉及金额878.85万元。非立案协调处理308件,涉及2774人,涉及金额2852.5万元),结案率达98%;受理仲裁案件25起,涉及25人,涉及金额269.27万元,结案率100%。
把“孵化器”的事办成。全面做好民生实事这项大事,通过建设大柴旦地区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全力培育创业主体和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全面做好人社“孵化器”的作用,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上严格审核把关,大力培养大柴旦地区专业技能人才,不断提高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服务质量,释放人才政策红利。截止目前,召开职业技能培训10班(次),完成培训453人(次);开展继续教育235人次;聘任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教育系列6人、卫生系列4人),副高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教育系列4人、卫生系列3人),编外教育系列中级3人;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