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选派教师设计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3-12-07 09:25: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沈天琳 | 责任编辑:房家明

为进一步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近日,东营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选派教师代表,与东营市建筑设计院开展合作,共同进行盐碱地现代农业产业学院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代表会同东营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师团队,通过项目分析座谈、实地考察、现场规划设计等方式,对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的设计主题、建筑布局、空间利用、经济技术指标等内容进行了科学全面的规划。

一方面,设计方案坚持需求为先、实用为主。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实训和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食堂、图书报告厅、部分球类场地、围墙、道路、绿化、停车位及门卫等室外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围绕园林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方向设置专业,招生规模约2000人。针对这一需求,我校教师设计师提出“生态化、经济效益、一人尺度”的设计理念,以建设健康校园、共享校园、绿色校园、实践校园、智慧校园为目标,统筹整体性、标志性、复合性,确保适度超前满足师生教学和生活需求,为招引盐碱地综合利用、生态建设方面的人才,贡献建工智慧力量。

另一方面,设计方案坚持突显特色和亮点。项目位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区内盐碱土壤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面积达到43.9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3.75%,是探索荒碱地治理新技术的天然本底试验场。基于此,盐碱地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围绕打造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农林技术、数字农业、农产品特色加工、农业智能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拟将专业群整体迁入农高区。针对“盐碱地”这一突出特色,我校教师统筹“设计师”和“使用者”双重视角,立足实际,精准定位,通过空间分割、导视系统规划、元素摆布设计、小品节点设置等方式,着力强化突显盐碱地现代农业特色,避免“千楼一面”。目前,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后续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image.png

东营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始终着力于打造产教联合体,积极推动企业与学院建立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教师双向流动机制,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积极赋能黄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设计共建工作,不仅是一次校企的深化合作,还是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具体实践,下一步,东营职业学院将积极搭建合作桥梁,继续为教师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创造机会、打造平台,为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贡献积极力量。(沈天琳)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