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玉:引领餐饮新潮流 公益传递正能量

发布时间:2023-12-08 11:31: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成威 康飞 | 责任编辑:乔沐

现如今,在漯河市提起莫小玉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说起“粤桂楼饭店”和“小玉姐”,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一番:对员工如邻家亲大姐,对顾客服务没有止境,对弱势群体时时挂在心上,对公益一直走在路上。

【出身寒门,逆境成长的励志故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69年,莫小玉出生在广东省云浮市的一个贫寒家庭。由于家庭孩子多,她和一个哥哥被早早地送了人。

“当时的生活都不富裕,哪个家庭都不养闲人。”莫小玉说,她13岁的时候就开始走上街头,起早贪黑扫大街,一干就是两年。

扫大街工资太少,仅能够糊口。莫小玉说,等年龄稍大一些,她就走进了工厂,虽然工作苦点累点,但待遇会好一些。就这样,瘦小单薄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强大的内心,莫小玉在逆境中越挫越勇。

一次偶然的机会,莫小玉接触到了餐饮。就这样,她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迷恋上了粤菜。1997年,莫小玉听朋友说河南发展空间大,于是就和朋友一起来到了河南漯河市。

“来到这里后我彻底懵了,当时的漯河没有多少人对粤菜感兴趣。”莫小玉说,她在当时漯河最热闹繁华的工人文化宫附近租了两间门面房,起名“粤桂楼”,开始了她在外地的打拼。“当时的营业额一天就是二三十元,最多的时候不会超过100元,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赔钱。”莫小玉说。

“后来,一些在漯河工作的广东人听说有粤菜馆,就争相过来照顾生意,他们很多时候就坐在门口吃饭,为了给我招揽顾客。”莫小玉说,后来随着生意慢慢好了起来,粤菜在漯河站稳了脚步。

1999年,莫小玉将粤桂楼搬到了漯河市泰山路南段的门面房,生意越来越好。由于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有鲜、淡中求美,越来越受到漯河人的追捧。

2012年,莫小玉再次扩大规模,将粤桂楼搬到了黄山路北段的一个院子内,这次饭店有26个房间,厨师和服务人员一共60多人,粤桂楼的名头在漯河餐饮市场已然声名远扬。“现如今的粤桂楼,可以说正在引领和改变漯河餐饮的发展方向。”漯河餐饮界的一名老厨艺人感慨地说,莫小玉是名副其实的优秀餐饮人。

【成功秘诀,漯河版“胖东来”声名远播】

可能很多人都有疑惑,作为一个外乡人,莫小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她的成功秘籍到底是什么?通过实地采访,可能从粤桂楼员工的口中能够窥得一二。

这几年,许昌的“胖东来”在全国越来越火,其关键因素就是他的老板于东来对员工“过度宠溺”,对顾客“敬如亲人”,对产品“精益求精”。而在漯河市的粤桂楼,其掌门人莫小玉的做人与做事,和“胖东来”的于东来极其相似。

粤桂楼里,有不少跟着莫小玉干了几十年的服务员。说起自己的成长历程,服务员王琴感慨万千:“跟着小玉姐10多年,我挣了将近200万。”王琴说,她家是驻马店的,嫁到漯河后当时找工作很难,但幸运的是她第一份工作就遇到了小玉姐,一干就到了现在。

“我见证了粤桂楼的成长,而我自己也在粤桂楼的成长中成长。”王琴说,小玉姐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只要到店里工作过的员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几乎没有人愿意离开。王琴的丈夫后来被莫小玉安排到店里从最初的配菜开始干起,慢慢地开始教他煲汤等技术活,现如今王琴夫妻俩已经成长为粤桂楼的“骨干”,不仅在老家盖了新房,在市区也买了新房,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像王琴这样的员工,在粤桂楼里还有很多。莫小玉就是员工们的亲人,比亲人还亲的“老妈子”。

除了对员工好,粤桂楼对顾客也好。来粤桂楼就餐的顾客,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尊崇,碰到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和小孩,服务员很远就会跑出去搀扶一把;门口的茶台,随时可供代驾小哥临时歇息喝茶。“粤桂楼就是我们代驾人的温馨家园。”不少代驾小哥感慨地说。

粤桂楼名头之所以越叫越响,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那就是注重品质。“最近几年,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归根结底是饮食重口味等习惯造成的。”莫小玉坦言,而她们的粤菜正好符合现在养生需求,而且她们对食材要求的极为严格,根据客人的就餐习惯备菜,当天剩下的食材必须倒掉,对冰箱里的肉类等冻品定期清理更新,通过品质留住顾客“舌尖上的味蕾”。

【尊老爱幼,带员工快乐工作生活】

在漯河,粤桂楼的抖音账户热度特别高,这源于上面记录着一群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暖心人”。

粤桂楼的员工们都有一个切身感受:别的饭店都不太喜欢晨会,天天喊着假大空的口号,跳着不喜欢的舞蹈,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但他们饭店却不一样,大家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开晨会。

“每天上午10点的晨会,就是我们开心快乐的源泉。”在粤桂楼10多年的老员工说,小玉姐带着大家搞模仿秀、跳暖心舞、唱开心歌、玩搞笑游戏,将彼此的心与心贴到最近、最暖的状态。在漯河市的餐饮界,这可能是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最美佳话了。

粤桂楼的员工们都知道,他们的小玉姐是出了名的敬老爱老。“每到母亲节、劳动节,重阳节等节假日,小玉姐都会让我们把父母接到饭店来。”粤桂楼员工说,来到饭店首先是让父母坐在椅子上,然后端来温热水、拿来新毛巾,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敬敬孝心,然后再安排免费吃大餐。对于家在广东那边的厨师和员工,莫小玉直接拿出真金白银的奖金,让员工将钱邮寄回老家孝敬父母。

今年暑假,莫小玉带着米面油和生活用品,来到舞阳县莲花镇敬老院,走进每一位老人的宿舍,与老人们倾心交谈,让孤独的老人感受到来自社会上的关爱。其实,在漯河市区的周边的敬老院里,莫小玉早已是老人们心中最亲的“闺女”。

“为了激励员工多做善事好事,我们还推出了一个激励币政策,只要多行善事、多做好事,就赠送激励币,然后月底按照激励币的数值折合成现金,发放到每名员工手中。”从粤桂楼员工展示的激励币上看到,他们的宣传口号是:“感恩顾客,给予支持,努力挣钱,孝敬爸妈。”

“10多年前,我参加了一个感恩课,这对我的冲击和影响非常大。”莫小玉回忆,在课堂上她通过学习“孝,德之本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孩子只有感知父母的养育恩德,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孝行”等知识,对爱老敬老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从那之后,莫小玉每年都要带着员工参加感恩课,在她认为:善良,是一种心态;感恩,是一种品质。只有心存善念,才能体味工作和生活的快乐。

【乐善好施,默默公益传递正能量】

“能吃到一口热乎饭,心里很暖和。”2022年4月13日,在漯河市行政服务中心黄山路大厅附近核酸检测采样点,收到爱心人士送来的爱心午餐,采样点的工作人员既惊喜又感动。

这些爱心人士就是粤桂楼的莫小玉和她的员工们。“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任务重,常常忙得吃不上热乎饭。我就组织员工准备了100余份爱心午餐,送给附近3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工作人员。”莫小玉说,能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心里很开心。

2022年,为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粤桂楼提前暂停堂食,推出外卖服务。同时为环卫工、核酸检测采样点工作人员、志愿者赠送爱心午餐。“疫情期间,我们共送出的免费餐品仅成本就已达20万左右。”莫小玉说,为了让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志愿者吃上健康可口的营养餐,她们专门购置了价格不菲的锡纸餐盒,既干净卫生,还能保温让大家吃上热乎饭。

三年疫情,“粤桂楼”的健康美食在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助力疫情免费送餐,只是莫小玉带领粤桂楼员工开展爱心公益的一个缩影。炎炎夏日慰问街头交警,节假日里为环卫工人送餐,定期看望慰问孤寡老人、贫困学生,慰问抗洪救灾胜利归来的漯河勇士……助学助教、扶贫济困、赈灾抗疫,莫小玉用一件件慈行善举,传递出一位餐饮企业家放眼未来、向上向善的美丽情怀。

其实,莫小玉是一个很低调的公益达人,每次善行她都默默进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为别人送去温暖的同时,我的心里也被温暖着。”莫小玉说。

身边有榜样,文明有力量。创建文明城市,既要城市的“颜值”,更要文明的“气质”。近几年,漯河市正在打造“好人之城”,而莫小玉的善行正好切合了当前漯河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方向,像莫小玉一样的“漯河好人”,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整个城市的外在面貌和精神气质。(图文:刘成威 康飞)

查看网址